晶片荒 劉德音:產能1年半後趕上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昨天表示,半導體技術發展「已抵達隧道的出口,隧道以外有更多可能性,我們不再受隧道的束縛」。而針對台積電在美國設廠的進度,劉德音說,這項計畫獲得當地政府在內的支持,過去幾個月也取得很大進展,「大家拭目以待,我們一定會把這個做得很成功」。
而最近生成式AI造成晶片短缺,劉德音說,並非台積電製程產能不足,而是CoWoS產能突然增加,增幅為往常的三倍之多,短期內台積電仍盡量支持,但不可能一下子擠出產能。劉德音預估,台積電產能大約一年半後就會趕上客戶需求,他認為塞爆產能應是短期現象。
針對軟銀集團旗下的晶片設計公司安謀(Arm)計畫透過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籌資,劉德音昨也首度鬆口表示,正評估是否成為安謀的基石投資人,預計這一、兩周會有決定。他說,Arm是半導體生態系的重要一環,台積電希望Arm上市成功。
SEMICON Taiwan 2023國際半導體展昨天開展,劉德音出席大師論壇專題演講會。他在演說中提到,AI為人類的生活和工作帶來重大改變,也為半導體產業帶來龐大的商機。他認為,接下來十年,AI應用於許多實際任務,例如臉部辨識、語言翻譯、電影和商品推薦。再接下來的十年,AI進步到另一個層次,能夠「匯整合成知識」。生成式AI,例如 ChatGPT可以創作詩詞及藝術品、診斷疾病、撰寫報告和電腦代碼,甚至可以設計出與人類打造的積體電路相媲美的相似產品。
劉德音說,過去五十年半導體技術發展就像走在隧道裡,前方有明確的道路,如今已抵達隧道的出口,隧道以外有更多可能性。他解釋,所謂明確的道路,是指每個人都知道要縮小電晶體,讓電晶體數量增加,如今這條隧道感覺要走出了,卻又走入另一個由3D IC先進封裝帶來的更複雜且充滿挑戰的隧道,將帶給半導體產業更多無限想像空間及發展的可能。
在被問到台積電美國廠相關問題時,劉德音指出,台積美國亞利桑納州廠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台積電獲得當地非常大的支持,對美國廠並不擔心。在美國第一個規模如此大的投資案,當然會遇到一些小阻力,但過去五個月的進步非常驚人,他相信這是個成功的計畫,特別有亞利桑納州及當地政府、當地社群、議員及媒體支持,「我很確定這會成功,所以完全不需要擔心」。
至於赴德國投資十二吋晶圓廠,劉德音說,相關的投資案及補助,台積電還在跟德國政府及歐盟申請,目前進展相當順利,但整個進程還是得由德國政府決定。至於格羅方德批評德國政府給台積電的補助不公平,劉德音說,有關補助方向交給歐盟相關機構決定,台積電會接受所有建議。
更多udn報導
有錢人為何出國要跟團? 他曝高級團行程:沒錢才自助
為籌前妻醫藥費意外成補教名師 賴世雄曝再婚校花內幕:是對方求婚的
他北漂台北月薪四萬元能存下一半 網驚:午餐只吃前十天嗎?
跟嬰兒一樣重! 女子擁38GG胸部還想「再加大」
看更多相關新聞
陸若封殺iPhone通路⋯恐重傷台鏈
超微表態力挺晶圓一哥 將率先成為美國新廠客戶
劉德音:當前AI晶片缺乏是因為CoWos產能短缺 為短期現象
台積投資安謀最快本周拍板 擴大後續接單優勢
評論/赴海外投資就是國力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