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的歷史」衛武營首演 與觀眾對話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德國劇場名導托馬斯.歐斯特麥耶《暴力的歷史》16、17日衛武營臺灣獨家首演,這齣戲改編法國當紅作家艾杜瓦.路易自傳小說,運用即時投影、麥克風等強烈視覺與聽覺手法,探討關於暴力的本質,從一段約會強暴後,引發社會主流族群一連連串不自覺的隱性暴力,包括性別、種族、階級歧視,呼應當今臺灣對「#MeToo」問題的省思,探究無所不在的暴力樣態。

《暴力的歷史》原著描述作者艾杜瓦多年前親身經歷,他從平安夜派對後返家,在巴黎街頭邂逅阿爾及利亞移民雷德(Reda),兩人在艾杜瓦家中共度一夜美好,卻在幾小時後全然變調,艾杜瓦發現雷德偷竊手機,未料卻激怒對方並遭其施暴。其後艾杜瓦報案、驗傷以及向妹妹分享的過程中,又遭遇性別、種族階級等言語暴力,其間他人的解讀與轉述內容,對當事人仿如另一則故事。

《暴力的歷史》透過4名演員分飾15位角色,將原作議題如實搬上舞台,甚至打破劇場第四道牆和觀眾對話,如小說原著作者艾杜瓦.路易所言「拆解暴力最好的辦法,就是談論暴力。」

《暴力的歷史》聚焦暴力的本質,除了典型的肢體和性暴力,更深刻的是那些沒被說出來,或者是被合理化,以至於忘記那其實是暴力的事,就像社會主流族群不自覺的隱性暴力,如性別、種族、階級歧視。

導演歐斯特麥耶是歐洲當代著名劇場導演,擔任「柏林雷寧廣場劇院」藝術總監已24年,帶領該劇院以「集體創作劇場」的概念出發,將演員、角色和情境作為注目焦點,演出劇目涵括世界文學的偉大劇作和國際知名作家的當代戲劇。歐斯特麥耶的作品,經常受邀至全球大型藝術節如法國亞維儂藝術節、英國愛丁堡藝術節等,並曾於2006年(《點歌時間》、《玩偶之家—娜拉》)與2010年(《哈姆雷特》)來臺呈現3齣作品。

《暴力的歷史》運用即時投影、麥克風等強烈視聽覺手法,探討暴力的本質。(衛武營提供)

《暴力的歷史》呼應當今臺灣對「#MeToo」問題的省思。(衛武營提供)

《暴力的歷史》透過4名演員分飾15位角色,將原作議題如實搬上舞台。(衛武營提供)

《暴力的歷史》探究無所不在的暴力樣態。(衛武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