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土大選 終結極權政治

5月14日,泰國及土耳其先後進行大選,這是泰國在經過2014年軍事政變及將近10年的軍政府統治後,第二次舉行國會選舉,反對派獲得壓倒性的勝利,之前兩度被軍事政變推翻的「為泰黨」拿下141席,「前進黨」更拿下151席,兩大反對黨拿下近六成席次,已準備聯合其他政黨組閣。相對於此,土耳其政治強人艾爾段掌權近20年後,僅以些微差距領先反對派候選人基里達歐魯,恐怕需要舉行第二輪投票,才能確定是否連任。

先從泰國的選舉談起,泰國的為泰黨及其前身,曾先後推舉塔信以及盈拉(塔信的妹妹)擔任兩位總理,獲得泰國中下階層的廣泛支持,但卻不為皇室及資產階級所喜,於是在2006年及2014年兩度遭到親皇室的軍方政變推翻,塔信以及盈拉先後被迫流亡海外。此次,塔信的女兒貝東塔(36歲)捲土重來,本來頗有上演「為父復仇」的氣勢;不過,「前進黨」在曾任Grab(計程車叫車平台)執行長的皮塔(43歲)領導下,強烈主張改革泰國皇室制度、反對軍方統治,更加獲得年輕世代的青睞。但依據2017年的泰國憲法,由軍方任命的250席參議員可以和500席民選產生的眾議員共同推舉總理,反對派雖然已經宣示要共同合作組閣,但能否取得376席議員支持而組閣,並推翻軍方統治,恐怕仍有變數。

再說土耳其,現任總統艾爾段曾經三度擔任土耳其總理(2003~2014),於2014年獲選為總統迄今。他於2017年主導修憲,將原本傾向內閣制的憲法修正為總統制;所以,他已經實際掌握土耳其的統治權20年。如果依照2018年生效的新憲法,艾爾段應可以擔任總統到2028年。艾爾段任內曾經歷軍事政變,他藉此整肅反對派,大幅提升了自己以及執政黨的權柄。不過,這幾年土耳其經濟崩盤,今年稍早又發生大地震,人禍加上天災,才使艾爾段的連任之路出現危機。

捲動即可繼續閱讀內容
廣告

根據官方統計結果,艾爾段的得票率以49.49%領先反對派候選人基里達歐魯的44.79%。依據憲法,如果無人得票過半,必須進入第二輪投票(預計5月28日投票),屆時艾爾段是強渡關山,或黯然敗選,值得觀察。

新興民主國家即使已經有數十年的民主經驗,仍難逃強人政治或軍方政變的陰影。不過,即使在這樣的陰影下,人民還是勇於透過選票向軍方或政治強人表態,並期盼藉此達到改革的目的。

民主時代沒有不落幕的極權統治,不能再迷信「槍桿子出政權」,而必須瞭解「民之所欲」,藉由清廉的政治、持續的經濟成長以及穩健的政治改革,才能維繫統治的正當性,並在歷史上留下美譽。(作者為中華民國憲法學會副秘書長、執業律師)

檢視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