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OK繃含樟腦 蠶豆症患者勿用

OK繃是民眾不慎受傷時常用的治療方式,近年液體OK繃也愈來愈受到青睞,不過衛福部食藥署提醒,液體OK繃成分多含「樟腦」,對蠶豆症患者會產生嚴重副作用,應避免使用。醫師則指出,若在切菜時不慎切傷,並不適合使用液體OK繃,若有細菌殘留恐讓傷口被「封住」,反而導致傷口發炎、化膿。

傷口若為「大、深、髒」3種狀況,都不適合使用液體OK繃。本報資料照片
傷口若為「大、深、髒」3種狀況,都不適合使用液體OK繃。本報資料照片

食藥署副署長陳惠芳表示,俗稱「液體OK繃」的液體絆創膏,是由液體、半液狀或液體粉末混合物組成,主要有3大成分,先藉由「苯甲醇」、「樟腦」於皮膚傷口表面微消毒,後續「硝酸纖維素」快速乾燥後,形成一層透明保護薄膜,進而免於水分或細菌的侵入及刺激。由於液體OK繃含「樟腦」成分,會對蠶豆症患者造成「溶血反應」,因此應避免使用。

食藥署醫粧組科長林修德說,液體OK繃分為塗抹式、噴霧式2大類,因為液體特性適用於指尖、指關節等不規則部位,使用目的皆為「保護」傷口,但大面積的傷口、大片擦傷、潰瘍、化膿、燙傷等傷口應避免使用,眼睛、鼻子周圍、黏膜及皮膚敏感部位也不適合使用液體OK繃。

新光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柳朋馳指出,傷口若為「大、深、髒」3種狀況,都不適合使用液體OK繃,傷口太深需要完整消毒,並且可能傷到神經、血管得評估縫合,若傷口太大未固定好則容易留疤。

民眾若在家不慎受傷,該如何自行處置?柳朋馳建議,若是被紙劃傷等小且乾淨的傷口,可先用生理食鹽水清潔,首次使用優碘塗抹合併使用抗生素藥膏,後續換藥則使用生理食鹽水、藥膏即可,若持續用優碘,可能會讓傷口癒合變慢;若要避免留疤,在傷口快癒合時可選擇去疤藥膏,且傷口結痂不要太快摳掉。

柳朋馳表示,民眾使用液體OK繃雖然可以防水,卻也讓傷口悶在裡面,液體OK繃無療效,也無法與抗生素藥膏合併使用,減少了加上藥物治療的機會。若要避免傷口化膿、感染,建議先保持傷口開放,並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評估及治療。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有錢人為何出國要跟團? 他曝高級團行程:沒錢才自助
為籌前妻醫藥費意外成補教名師 賴世雄曝再婚校花內幕:是對方求婚的
他北漂台北月薪四萬元能存下一半 網驚:午餐只吃前十天嗎?
跟嬰兒一樣重! 女子擁38GG胸部還想「再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