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牛步 淨排放量反增 離2025年減10%目標有相當大距離

環境部昨(25)日公布最新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由於疫後經濟復甦,2021年淨排放量不減反增,較基準年2005年增加2.57%,不僅離第二期目標(2025年減10%)有相當大距離,連第一期目標(2020年減2%)也未能達標,減碳腳步稍嫌落後。

受新冠肺炎疫情干擾,全世界主要國家的2021年碳排多數上升。

不過環境部指出,台灣2021年的GDP成長6.53%,優於南韓的4.3%、美國的5.9%等,但台灣燃料燃燒溫室氣體成長3.7%,低於南韓的6.43%、美國的5.3%,顯示台灣控管有成效。

環境部表示,雖2021年單年淨排放量上升至275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MtCO2e),但根據經濟部公布的電力排碳係數來推估,2022年淨排放量將下降至266.1 MtCO2e,將低於基準年2005年的排放量。

同時,若觀察每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台灣自2003年起逐年減少,顯示我國近年來推動低碳轉型已有成效,且GDP與碳排已經脫鉤。

台灣自2015年起均依循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冊指南,公布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今年更新至2021年。

統計結果顯示,我國淨溫室氣體排放量從2007年排放峰值後,逐步下降至2020年,2021年因疫情趨緩、經濟復甦,帶動用電成長致使碳排增加,呈單一年度上升,較2020年增加4.56%,較基準年2005年成長2.57%。

分析原因,主要來自能源產業及製造業,在疫後經濟復甦下,全國電力需求增加4.4%,連帶影響電力排碳係數上升,造成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

氣候變遷署強調,持續透過能源轉型、產業低碳轉型、運具電動化及補助推動住商節能等工作,並透過淨零路徑12項關鍵戰略,推動更積極的氣候行動。

此外,今年2月公布施行的《氣候變遷因應法》,新增碳費、自願減量碳交易機制、增量抵換等,希望減少碳排。

氣候署表示,綜合種種減碳措施,將逐步落實執行,促成各界共同推動溫室氣體減量,朝向國家共同減量目標努力。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飛南韓旅客注意!大韓航空下周起登機將「量體重」 背後目的曝光
旅客將飯店物品偷光光「還對監視器微笑」 業者氣炸:只剩肥皂和洗髮精
夏天冷氣是唯一?台電2招教你省錢又涼爽 空氣也能更清新
吳慷仁遭影射劈腿約砲首露面 8字箴言定調「讓子彈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