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國安法」衝擊顯現 拜習會反映香港地位失色
記者郭曉蓓/綜合報導
「拜習會」在舊金山落幕,卻幾乎未觸及香港議題。專家分析指出,這反映「港區國安法」實施後,香港國際地位已失色。
根據白宮在「拜習會」後發布的新聞稿,美國總統拜登對中共侵犯人權,「包括在新疆丶西藏和香港之行為,提出關切」,但中共一反常態,並未強烈回應。
「美國之音」(VOA)中文網昨日報導,香港籍的前中共「全國政協」委員劉夢熊表示,北京方面為解決其境內經濟問題,對香港政策可能會作出調整,因此,未強烈回應美方在「拜習會」上關切香港人權問題。
劉夢熊表示,「港區國安法」實施超過3年來,已衝擊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此次「拜習會」幾乎沒有觸及香港議題,反映香港的國際地位已經淡化,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逐漸被新加坡取代。
時事評論員譚美德則說,習近平在「拜習會」沒有提及香港議題,可能是因北京著力於改善美「中」關係,然而「港區國安法」實施後,國際社會質疑香港能否繼續保障法治和司法的獨立,為避免矛盾,未在香港議題上著墨。
劉夢熊另分析指出,港府高官及香港各大親「中」政黨組織,在APCE峰會前高調抨擊美國國會議員提案制裁49名香港政府及司法成員,反映當今香港「凡事左三分」的政策。此政策讓香港從自由、法治到金融、貿易等指標全部向下,只會令香港更加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