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人要「跪著吃飯」?再累也不能換姿勢 真實原因曝光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古代人用餐時都會跪坐著吃飯,就算再累也不能換姿勢,原因是怕會走光。(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古代人用餐時都會跪坐著吃飯,就算再累也不能換姿勢,原因是怕會走光。(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看古裝劇都會發現,古代人用餐時都會跪坐著吃飯,就算再累也不能換姿勢,之所以要維持這個姿勢,並不是因為可以促進消化,其實是因為要避免走光,因為古代時期沒有內褲可以穿,其服裝的下半身是長裙,若不維持這姿勢,一不小心就「春光外洩」了。

根據《搜狐網》報導,古代人在正式場合用餐時都會以跪姿的方式坐下,之所以會如此拘謹,是因為當時還沒有「內褲」,而當時服裝不分男女,服裝的下半身是「裳」,也就是長裙,裡面也沒有附安全褲,因此若大風吹來,為了避免走光,就只能以跪坐的方式坐下,再累也不能換姿勢。

不過,到了春秋時期,古人似乎禁不住寒風刺骨,「褲子」就開始出現了,但那時候的褲子沒有褲襠,僅在小腿上套住,因此重要部位仍然是鏤空狀態。

直到東漢以後,「褲襠」才被設計出來,隨後在魏晉南北朝逐漸普及化,跪著吃飯的習慣也就漸漸消失,宋朝人也因為有了「連襠褲」而習慣在椅子上吃飯,再也不必擔心會走光。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日本餐廳爆食安問題!沙拉吃一半驚現「活青蛙」 業者證實了
陸男躲百貨公司樓梯間!「住半年」竟沒人發現 帳篷、筆電全都有
游泳弄丟Apple Watch!「掉湖底3個月」還能用 他驚呼:見證了蘋果技術
孕婦上車衝博愛座!挺6月孕肚大力撞開她 網看傻:是個狠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