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燙傷救治 皮膚捐贈最佳敷料
對於大面積燒燙傷患者而言,最好的敷料,即為往生者捐贈的大體皮膚,國人捐贈皮膚風氣不盛,根據統計,每年平均捐贈人數大約30人。台北榮總首次與兒童燙傷基金會共同舉辦「台灣兒童燙傷宣導週」活動,關心兒童燒燙傷的防治觀念之外,也邀請國家皮庫參與,推廣皮膚募捐的重要性。
陳先生為了救人,在氣爆現場受到百分之六十五的燒燙傷,歷經14次開刀,加護病房兩個月的折磨,經過積極治療,現在的他,已經可以活動自如。
燒燙傷患者 陳先生:「那一開始,像我們也沒辦法站立,都是要重新開始,像我是用肚子的皮補腳的皮,然後大腿、腹股溝的,補手的皮,就是自己沒有傷到的,去補自己的皮。」
透過大體皮膚捐贈,能幫助大面積、嚴重燒傷患者的治療。根據國家皮庫統計,每年捐贈的人數平均20到30人,目前在今年度共收到26位捐贈者,相較其他器官,比例較低。
台北榮總燒傷中心主任 吳思賢:「大體捐贈的皮膚,保溼度是比較好的,那大面積燙傷的病人,他由於大面積的皮膚缺損,他會造成他的身體的免疫力比較低,比較容易因為感染造成敗血症,而產生更嚴重的後果。」
藉由「台灣兒童燙傷宣導周」活動,推廣兒童燒燙傷預防和急救處理方式,同時也呼籲民眾,重視皮膚捐贈的重要性。
台北榮總器官移植小組協調師 廖麗鳳:「在我們醫院的比例上來講,還是比較偏低,那我們也在這個兒童燙傷周的時候,也來參與器官捐贈的宣導,也呼籲大家,也讓民眾能夠知道,皮膚還是可以做捐贈。」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小娃吐奶嘔出膽汁 腸道閉鎖恐致命
回首來時路!慈濟草創篳路藍縷 善足跡步步生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