犧牲金牌走長遠 Federer退里約正確的選擇

犧牲金牌走長遠 Federer退里約正確的選擇

又是一場「時代的眼淚」,Roger Federer宣告退賽里約奧運,同時結束2016年的所有賽事。

這也代表,Federer生涯想要完成「金滿貫」,可以說是不可能了。(雖然大概仍有1%的奇蹟機率,但4年後2020東京奧運時,Federer就39歲了)

如果你是Roger Federer的忠誠球迷,雖然遺憾地他將與奧運男單金牌無緣,但反過來看,卻應該替他開心,他真的夠聰明、做出正確的判斷。如果犧牲奧運金牌能夠讓他的生涯多延續幾年,從世界網壇定義「偉大」的角度來說,是非常正確的選擇。

一直以來奧運男單金牌好像是Federer的「必須配備」,好像沒有拿到他的生涯就會破了一個大洞,事實是選手除了追求榮譽心這個目標之外, 奧運賽事對於世界網壇來說,真的不如大滿貫來得價高。早年奧運賽事乏人問津,直到隨後「Big 4」崛起、奧運賽事又有積分了,才勉強點燃各家戰火。(但今年里約奧運沒積分)除了奧運年挑戰「單年金滿貫(4大滿貫+奧運全拿)」是特殊紀錄之外,其實不用拘泥於奧運戰場。

更關鍵的是,為什麼人們總是談到Federer,就希望他要搶回奧運男單金牌呢?「因為他沒有的紀錄實在太少了」。Federer如今17座大滿貫仍是史上之最,更別談各式各樣的出賽紀錄、球王週數等數字,都替未來的球員設立很艱困的標竿。唯有他生涯沒拿過奧運單打金牌一事,成了「較為明顯」的缺陷,也因此讓奧運話題再起。

世界網壇就是大滿貫為標誌,Federer與其耗盡燃料去拚里約奧運,還不如「留得青山在」,將來定點式的出征大滿貫舞台,很難講不會有第18冠。更何況,現在帶著未復原的膝蓋傷勢去打里約奧運,想要奪金牌的機率也非常低,最可能的情況是賠了夫人又折兵,身體健康被耗損了、未來也少了可以續戰的本錢。

“The doctors advised that if I want to play on the ATP World Tour injury free for another few years, as I intend to do, I must give both my knee and body the proper time to fully recover. ”

–Roger Federer

(醫生明確做出建議,如果Federer想要多打幾年,勢必需要休息)

Federer第一次整個下半季報銷的消息,確實令人錯愕與感傷,這是時代的眼淚無誤;但轉念一想,年初他在膝蓋動刀後極欲復出,當時撰文中也提到,這是很冒險的抉擇、而如今成真了。他該做的就是當機立斷設立停損點,2016年直接「退場」,等待復原後再尋覓機會追求「18」的舞台。

Federer的選擇是正確的。無須再用奧運金牌去扣住他的所有其他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