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代謝症候群快動起來!防三高必學3大運動處方

【華人健康網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腰圍過粗、血壓、血脂肪超標,當心,「代謝症候群」找上你!代謝症候群是人體罹患慢性疾病前的警訊,若未積極調理,未來罹患中風、糖尿病、心臟病風險將比一般人高出許多。專家建議,想要擺脫代謝症候群、遠離三高危機,適度減重非常重要;除了飲食控制外,對症善用「運動處方」更是保健關鍵!

甩代謝症候群快動起來!防三高必學3大運動處方
甩代謝症候群快動起來!防三高必學3大運動處方

代謝症候群是身體代謝異常徵兆 輕忽恐釀三高危機

根據國民健康署所公布的2007年調查資料發現,國內20歲以上成人,每5人就有1人罹患代謝症候群,十分驚人!代謝症候群指的是一連串合併血糖、血壓、血脂異常,以及腰圍過粗的綜合表現。當上述症狀找出現時,就代表身體的代謝機能已出現異常。若輕忽其嚴重性,不久後恐使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等三高問題接連報到。

甩代謝症候群關鍵在體重管理!專家授運動處方,讓你健康瘦

想要一甩代謝症候群、不讓三高問題找上門,台大醫學院物理治療中心主任曹昭懿與台大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副教授簡盟月在共同撰寫的《物理治療師教你中年後,亞健康人的正確運動》一書中提到,對於有代謝症候群問題的朋友來說,首要的調理關鍵就是體重管理。

因此,代謝症候群的運動是以減肥運動為核心。不過,稍微複雜的是,根據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的不同,建議的運動內容及注意事項也會有所差異。事實上,人體在運動時會使血壓跟著上升,因此血壓高的人要注意運動中的血壓反應,避免超過安全值。此外,運動需要使用血糖,因此有血糖控制不佳問題的朋友,運動時也要特別留意,千萬不可運動到血糖過低。

改善血壓的運動處方以有氧運動為主,例如,游泳、跑步、快走、腳踏車、直排輪、球類運動等。
改善血壓的運動處方以有氧運動為主,例如,游泳、跑步、快走、腳踏車、直排輪、球類運動等。

而高血脂者,運動時雖然血脂肪的作用不像血壓、血糖的反應直接,但是,使用的藥物卻可能造成肌肉痠痛,影響運動執行。所以,患有代謝症候群的朋友,以及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病史者,在運動時,應多考慮、當心各種注意事項。具體的運動處方則分別是:

【改善血壓的運動處方】

運動頻率:每週3~5天。

運動時間:每週至少超過150分鐘,或每30~60分鐘。

運動強度:中等強度。

運動類型:有氧運動為主,例如,游泳、跑步、快走、腳踏車、直排輪、球類運動等。

注意事項:

●運動前先測量休息時血壓,若超過180/110毫米汞柱,則當天不宜運動。

●每日按時服用藥物,不可因為運動而停藥。

●運動中任何時間都不應收縮壓超過20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超過110毫米/汞柱。

●體能不足者,先以延長運動時間30分鐘以上為目標,再逐漸增加運動強度。

●運動中應配合呼吸調節,不可憋氣。

●需注意運動後可能出現低血壓,運動後務必補充水分並休息。

●運動時若感到身體不適,如胸悶、胸痛、頭暈、喘不過氣、頸部肌肉不適等,應停止運動,並尋求醫療指導後,再開始運動。

●注意運動環境,應讓空氣流通。

●嚴重且未接受藥物控制的高血壓患者,需在醫師評估與藥物治療下,方可運動。

改善血糖的運動處方建議以中等強度有氧運動與肌力運動漸進增加。例如,游泳、跑步、快走、腳踏車、飛輪、球類運動等。
改善血糖的運動處方建議以中等強度有氧運動與肌力運動漸進增加。例如,游泳、跑步、快走、腳踏車、飛輪、球類運動等。

【改善血糖的運動處方】

運動頻率:每週3~7天。

運動時間:每週至少超過150分鐘,或每次30~60分鐘。

運動強度:中等強度有氧運動與肌力運動漸進增加。

運動類型:有氧運動為主,例如,游泳、跑步、快走、腳踏車、飛輪、球類運動等。而阻力運動為輔,譬如,徒手體操、伏地挺身、機械式重量訓練等。搭配柔軟度運動暖身:伸展操、瑜珈、太極拳等,就是完善的運動選擇。

注意事項:

●運動前先測量血糖,空腹血糖>300mg/dL,不建議自行運動,應先就醫治療高血糖;而低於70 mg/dL者需先補充小餅乾,才能開始運動,以避免運動過程中出現血糖過低的情形。

●避免在降血糖藥物作用最強時及睡前進行運動。

●每日按時服用藥物,不可因為運動而停止用藥。

●運動過程盡量有人陪伴。

●運動時若感到身體不適,例如,胸悶、胸痛、頭暈、喘不過、低血糖症候群時,應停止運動計畫、補充糖份,並尋求醫療指導後再開始運動。

●嚴重且未接收藥物控制的糖尿病患者,或已有其他併發症(例如,視網膜病變、傷口遲遲未癒、新腎疾病等),不可自行運動,需經醫師診治,並在物理治療師指導下運動較有保障。

【改善血脂的運動處方】

運動頻率:每週3~7天。

運動時間:每週至少超過150~250分鐘或每次40~60分鐘,每週能量消耗2000大卡以上。

運動強度:中等強度。

運動類型:有氧運動為主,例如,游泳、跑步、快走、腳踏車、飛輪、球類運動等。阻力運動為輔,譬如,徒手體操、伏地挺身、機械式重量訓練等增加日常活動量。

注意事項:

●運動前後多補充水分。

●服用降血脂藥物者易合併肌肉損傷,若運動中肌肉異常痠痛,應降低運動強度。

●肥胖者應注意採用減輕關節負擔的運動。

●長期有氧運動訓練才可改善血脂肪參數。

更多華人健康網新聞:

啟動眼睛自癒力~防乾眼症、眼睛疲勞,先疏通瞼板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