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疫情影響 新發罹癌人數 逾10年來首次下降
二○二一年新發生癌症人數達十二萬一七六二人,較二○二○年減少二一七人,為逾十年來首次下降。國健署癌症防治組長林莉茹表示,新發生癌症人數減少判斷與「疫情」導致民眾就醫率下降有關,但仍需長期觀察趨勢。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說,二○二一年受疫情影響是特殊狀況,民眾門診及住院率都比疫情還低,導致已出現早期症狀或是症狀不明顯的癌症,並未即時被確診,疫情期間,四癌篩檢人數也大幅下降,以新光醫院為例,疫情前,四癌篩檢可高達三萬多人次,疫情期間只有一萬多接近兩萬人次,癌篩減少也會降低新發生癌症人數。
洪子仁表示,今年是疫情解封後第一年,二○二○年到二○二二年的癌症新發生人數是否受到疫情影響,應該觀察到二○二三年才能較為篤定;他認為,國健署明年公布二○二二年的癌症新發生人數,應會發生「校正回歸」的狀況,癌症新發生人數會增加,不過增加並非是壞事,需關注罹癌人數的期別,是早期還是晚期,早期反而能及早治療,降低死亡率。
國健署長吳昭軍說,符合癌症篩檢條件的國人應積極參與,篩檢後若有疑似異常情形應盡速治療。去年開始推動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期待讓肺癌發生率早點達到高峰並反轉。
衛福部補助五十至七十四歲重度吸菸者,及肺癌家族史者,男性五十至七十四歲、女性四十五至七十四歲,每兩年一次低劑電腦斷層檢查,助降低重度吸菸者死亡率。
更多udn報導
揭開銀行清卡潮背後盤算 專家:信用卡有「這三種」就夠了
坐高鐵遇寶媽求換位!他心軟答應卻見「1事」怒了:以後都拒絕
整個毛起來!訊息愛用「1表情符號」慘遭女友封鎖 網揭原因
35歲男星罹腦癌被預告「剩3年壽命」 勇敢抗癌6年仍病逝
看更多相關新聞
肺癌首登10大癌症榜首 篩檢有助揪出確診者 醫估3年內達高峰
胰臟癌首度擠進十大癌症 醫示警出現2徵兆要小心
癌症時鐘首見「暫停」 專家估「明年恐校正回歸」⋯新發生個案數將反彈
肺癌登癌症之首!出現4症狀注意 醫教「2動作」保命
三分之二肺癌者不吸菸 發生率女高於男
◤解封病毒齊發 防疫品不能少◢
抗菌洗手乳 超值組合99元起
酒精乾洗手 隨身帶著走
激省口罩 台製單個不到5元
熱銷空氣清淨機 萬元有找
衛生紙1+1 箱購超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