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遊記】錐麓古道東段 體驗台灣天空步道鬼斧神工

合歡越嶺道從合歡群峰石門山東稜至花蓮的太魯閣,為今日中部橫貫公路東段的前身,目前西段僅關原遺址人跡可至,中段卡拉寶至天祥仍有留存,而其東段即為錐麓古道。今年夏天受花蓮在地的好友Joe之邀,來了一趟2天1夜的花蓮知性之旅,一口氣體驗了兩個人氣景點:慕谷慕魚與錐麓古道,其中位處立霧溪北岸的錐麓古道,山徑鑿闢於陡峭山壁之中,有台灣天空步道的美名,是我一直想去的點之一。

◎ 加入山林野趣粉絲專頁,設定「搶先看」每天掌握最新戶外資訊!

經過前晚在花蓮的一夜好眠後,一早開車由太魯閣國家公園旁的砂卡噹隧道進入中橫,自從921地震後中橫封閉,已經好幾年沒進來了,路上看到零零星星的觀光客,為了都是這太魯閣世界級的峽谷景觀,只是近年來不時聽到落石傷人的新聞,賞景時免不了要多承擔一份無法預估的危險。錐麓古道因道路坍塌,目前只開放燕子口至斷崖駐在所,必須原路往返,九點多抵達燕子口時,路邊已經停滿了車,我們只好把車放在好幾百公尺之外、2個隧道間的小空地後再穿越隧道走過來:

(路線圖擷取自"離家出走去旅行")

步道入口管制甚嚴,除了要逐一比對證件,還必須團進團出,很難偷跑或闖關:

借道錐麓吊橋往對岸的錐麓古道起點,腳下的立霧溪顏色混濁,跟我記憶中的太魯閣風情完全不同,是近年來風災、雨災不斷,大自然的反撲所導致的:

過了吊橋準備起登,由此到折返點的斷崖駐在所必須爬昇海拔5百多公尺,且集中在前半段,並不輕鬆,中途會行經巴達岡駐在所、巴達岡二號吊橋(一號橋已損毀),以及最菁華的錐麓大斷崖:

錐麓大斷崖全由大理石岩層構成,由於地勢不斷隆起,加上立霧溪侵蝕下切作用強盛,切穿了三角錐山東南稜,因大理岩不易崩落,才形成陡峻的斷崖,行走於不到1公尺寬的古道上,一旁是超過500公尺深的垂直溪谷,除了小心翼翼之外,其餘的就只有不停地讚嘆:

一路上走走停停,邊拍照邊休息,2個小時之後,我們在12點前抵達斷崖駐在所,也是此行的折返點。跟其他遊客一樣,大家在此大休息並吃點東西,只不過錐麓古道明文禁止動火,結果一旁的隊伍竟然大辣辣的在這裡煮大鍋麵,還佔用椅子只為了要放背包(不想讓背包落地?),看到我們沒位坐也不移開,真的是有欠水準;其實今天在古道上有遇到幾位國外遊客,要是看到國人不守法的行為,心中應該會一直搖頭吧:

怕太晚北返一路塞車,我們在斷崖駐在所沒停留太久,不到半小時便啟程循原路回燕子口。當然,錐麓大斷崖的美景又再度吸引我們駐足,多拍了好幾張照片:

燕子口合照後大家各自驅車離開中橫,今天很高興踏上了錐麓古道東段,也複習了一下腦海中的太魯閣美景,若哪天古道全段開放後,我想我還是會再來走走的!

◎ 更多Outdoor第一手訊息:山林野趣
本文出處 小黃的部落格[山與酒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