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槍?滾筒?你需要找回結締組織的水分 增加療癒能力

當我從自我療癒結締組織中持續看到更大的成效時,更有動力想看其他有哪些手療技術可以拿來當成我創新技術的參考。同一個時期,正好有愈來愈多關於結締組織的科學研究出爐,而且也解釋為何手療技術會如此有效。


雖然直覺上我明白自己感覺到什麼,但唯有結締組織的科學一開始出現,我才能夠清楚解釋自己到底一直努力在做什麼事。


結締組織內有各種型態的感受器(receptors),它們針對不同程度的施壓所呈現出的反應也已經被發現了。如今,我知道為何不同類型的壓力要施行在不同的水合運作狀態下。我明白當我用手按壓結締組織時,最重要的是優先處理脫水的結締組織,讓它有時間做調整適應。如果太快處理太深層的結締組織,該組織會排拒我的碰觸,更不可能有液體的替換。用太硬的滾筒來做也會有同樣的問題。所以,我嘗試用軟滾筒來減輕施壓的力道。如果一開始先用滾筒輕輕移動,探測結締組織再帶入壓力,我發覺得到的成效會比較好。這也會讓每一層結締組織慢慢調整適應,更容易接受施壓。現在,我把這個技術稱為「滑動」(Gliding)。


在任何徒手治療結締組織的療程中,我總是會在任何特定部位做一種以上的施壓,這是為了製造更有效的液體替換。有鑑於此,在身體不同部位施壓時,我就試了很多的深度和持續時間,感覺上似乎試過無數種施壓量。為了達到最立即和持久的改變,我開發出針對身體每一個「團塊」部位施壓的各種方法。現在,這些施壓技術稱為「剪切施壓」(Shearing),它有兩種類型:直接和間接。


「直接剪切施壓」和「間接剪切施壓」的施行方法不同,端看身體要做「剪切施壓」是在哪一個部位。我在我的身體各個部位實驗過按壓,想確定哪些區域做「剪切施壓」會有效和安全。我發覺最好不要在身體的「空隙」做按壓。唯有具高度技術專業的人才能推拿你的「空隙」部位(例如:腹部、頸部、喉嚨和下背),這樣在這些部位上的神經和器官才不會受到傷害。我個人就有一些奮戰史,包括傷到腎、過度刺激臀窩的神經(嗚嗚,痛呀!),還有在肚子上得來一個永遠都存在的「縫線痕」。在 MELT 療法中,你會學到有效治療「空隙」的技術,方法就是處理「空隙」部位上下的「團塊」部位。


結締組織對緊繃的反應模式


令人注目的研究主題開始出現,科學家持續不斷做實驗室的測試,觀察結締組織在組織的力學牽拉下如何針對形成的張力做出反應。這項研究最明顯的不同就是,它的焦點不是放在肌肉系統,而是結締組織,以及張力牽拉(tensional pull)如何影響結締組織的水合作用、調節適應力和反應。


研究顯示,每當施加牽拉張力時,結締組織就會被拉緊,組織內的液體量也會減少。該結締組織被牽拉的時間長度和比率,會決定壓力鬆解時該區域的液體回歸量和速度。科學研究提出的結論是,該組織被牽拉或施壓的時間愈長,該區域就愈難讓細胞自行帶回液體到組織裡,且膠原纖維也愈難恢復到理想的長度。缺乏足夠的液體,遺留下的問題就是脫水,也就是我們說的「卡住的壓力」,以及許多日積月累的潛在問題。幸運的是,會引發結締組織脫水的壓力,一旦施加一小段時間,同樣也有讓身體重新補回水分的特質。這一點,在手法治療上已經是多年的假說,而最後終於有科學解釋來證實這項假說了。


光是施壓還不夠


這項新研究激發我去尋求一種方式,透過它可以在自己的身上製造正向的張力牽拉,就像用我的手幫客戶做的一樣。我想要盡可能刺激到更多的感受器和組織層,創造最好的水合作用效應。當我幫客戶做治療時,他們是靜靜躺著的,這樣我可以在不必動用到他們的肌肉之下,於結締組織上製造牽拉。為了在自己身上製造牽拉,我必須動用到自己的肌肉。但我到底該如何不必借助自己的肌肉,才能在我的結締組織上製造足夠的張力牽拉呢?這很棘手。我探究不同的姿勢、身體扭曲、支撐工具和動作。日積月累之下,我發掘出不必動用肌肉牽拉就能牽拉結締組織到極限範圍(end range)的方法。技巧就是在身體的兩個區域之間利用反作用力的移動,製造雙向的牽拉。滾筒就是幫助我達到此目標的有利工具。

一旦姿勢就定位時,我必須慢慢移動,讓結締組織在尋找自己的極限範圍時做調整適應。否則,我習慣用來製造牽拉的肌肉就會開始主導,又會轉變成肌肉牽拉了。利用施壓,我發現當液體留在結締組織時,做個幾次集中呼吸的「暫停」和「等待」相當重要。接著鬆開牽拉的壓力時,再水合作用的效應就會出現。雙向牽拉結締組織會發動非常強力的液體替換,立即改善組織的延展性。


現在這項技術被稱為「雙向延展」技術(Two-Directional Lengtheningtechniques),專門針對身體每一個部位。在第十三章的 MELT 療法的藍圖計畫中,各位會學到如何延展身體不同部位的結締組織。


新型的治療途徑


發覺我能夠教別人如何自我療癒結締組織系統,達到和徒手治療一樣的成效時,到現在還是讓我非常驚奇。進展到此階段時,我最大的挑戰是扭轉大家的著力重點,先前用的是施加疼痛和牽拉肌肉的方法,現在必須轉換到一個從來都沒有人聽過的自我治療身體系統的方法。


開發和琢磨每一個 MELT 療法技術的過程中,教會我不少結締組織系統的相關知識。結締組織、神經和肌肉系統運用這些技術全都得到改善。每次處理水合作用的問題時,我不斷對人體的自癒能力有一種敬畏。再者,筋膜的研究也持續證實我在徒手治療上的發現,以及 MELT 療法背後的科學。


重新找回結締組織的水分


幫結締組織重新補水分時,會大幅增加身體的療癒能力,讓你再也不必與疼痛為伍,並擁有更健康的身體。你已經知道第一步是:持續喝足夠的水。不過,如果你的結締組織系統無法吸收這些水分,疼痛的關節和發炎的組織便會漸漸處於脫水狀態。結締組織就是這麼一回事─你必須對它做有效刺激,讓身體所有的細胞吸收你攝取的液體。這就是 MELT 療法做的事。


MELT 療法的專業技術和工具會改善結締組織的流動狀態。當結締組織充分得到水分時,肌肉的運作會更好,關節會獲得必要的支撐和關節空間,而且全身會找到更理想的垂直正位,有助於吸收日常生活中的衝擊和壓力。


更棒的是,身體所有的細胞會更容易吸收你攝取的水分和營養。


水分流失或「卡住的壓力」會引來身體的疼痛、關節痛、毒素、不良的姿勢、皺紋、蜂窩組織、肌肉失衡、細胞脫水和身心壓力的累積。結締組織受到「卡住的壓力」影響的區域,特別刺激後會觸發再水合作用的反應─就好像身體的焦點瞬間集中在這個區域,並全副心力讓此區域康復。調整並充實該區域的液體會改善整個結締組織系統,我稱它為「整體的再水合作用效應」(global rehydration effect)。



壓縮和張力,一方面會在重複的活動中讓結締組織流失水分,但奇妙的是,它們另一方面也用來重新補足組織的水分。 MELT 療法中處理「卡住的壓力」和結締組織脫水,採用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施壓刺激和雙向延展。以下是它的運作原理。

結締組織系統以明確界定的分層和結構組成3D立體網。每一層都包含感受器,針對力學牽拉,以及輕度、中度、緩慢和快速的力學施壓等做出精準的反應。當感受器受到正向刺激時,液體構成的結締組織細胞會製造再水合作用效應,或者說是液體的替換。再水合作用效應的結果就是「卡住的壓力」和發炎減輕了,所有細胞和神經的環境跟著改善了。手療法治療師是利用他們的手在組織上製造力學壓力或牽拉,達到再水合作用的效應。身為人體非手觸治療法的治療師,你準備使用的是 MELT 療法的再水合作用的技術、 MELT 的軟滾筒,以及「身體意識」,幫你的結締組織重新補足水分。


MELT 的再水合技術包括「雙向延展」技術,以及四種施壓方式─滑動、直接剪切施壓、間接剪切施壓和刷掃,目的是刺激不同的結締組織層和感受器。這些技術會創造與徒手治療一樣的再水合作用效應。


針對 MELT 療法的延展長度技術,軟滾筒的作用在於穩定、抬高與溫和支撐脊椎、肋骨或骨盆,讓你可以達到正確的姿勢。針對 MELT 療法的施壓技術,軟滾筒的作用是在沒有過度刺激或壓迫結締組織和神經系統之下,為貼在滾筒上的身體部位提供輕緩與正向有力的施壓。


想達到再水合作用的效應,你的「身體意識」(或內在覺知)與技術和滾筒一樣重要。你會利用到「身體意識」幫忙判斷身體有哪些特定區域需要額外的關注。「身體意識」也會幫你判斷每一個技術要達到特定壓力所需要施加的重量和力道。


任何技術只要下的力道太過,其實都會讓再水合作用的效應打折扣。怎樣才能知道自己施加的力道太過呢?你的「身體意識」會傳達訊息給你,那就是:強烈的不舒服或疼痛。疼痛代表當下施加的壓力太過了,以致於無法正向刺激到不同的結締組織層和感受器。疼痛也會過度刺激壓力調節器,這與原先 MELT 療法強化復原調節器的目標背道而馳。 MELT 療法中沒有一個環節會帶來痛苦,這就像我用手按壓客戶時,從來不會刻意施加會讓他們疼痛的力道。力道應該永遠在身體可以承受的範圍內,所以傾聽「身體意識」的聲音相當重要;如果覺得疼痛,就要調整身體在滾筒上的重量。

image

本文選自 臉譜出版《 風靡全美的MELT零疼痛自療法 》一書。 常有「不舒服」、「緊繃」或「不對勁」的感覺嗎?即使努力運動、醫療和復建,也只能暫時緩解症狀,無法根除疼痛肇因?身體就像一塊海綿,MELT療法能快速補足身體結締組織水分,釋放長期緊繃,啟動自我療癒機制來解除全身各種疼痛和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