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陸經濟惡化 恐拖累全球

近幾周中國經濟數據令人坐立難安:經濟成長速度從以往的8%左右驟降到3%;十年過度建設後房地產公司正在崩潰;消費者情緒因新冠疫情長期封鎖而萎縮,並對政府沮喪且失去信心,消費力還未回彈。紐約時報分析,目前中國處境對美國的影響可能很小,但若進一步惡化並拖累全球經濟,這種情況可能會發生。

據報導,富國銀行(Wells Fargo)24日發布的報告模擬中國經濟「硬著陸」,即未來三年的產出比正常成長率的情況降低12.5%。即使如此,2024年美國通膨調整後的成長也只會減少0.1%、2025年減少0.2%。

中國領導層一直希望依靠內需來推動經濟成長,但並不見效,一些人擔心中國可能再次依靠大量出口來促進成長。

這招還是有機會成功,且對美國來說是好事,因出口增加可能會降低消費品價格,加上中國對汽油、鐵礦石等大宗商品需求下降,有助於降低美國通膨。

負面效應則是可能會下挫美國製造業復甦,而美國總統大選將近,恐提高政治溫度。

須了解的是中國目前困境有一定程度是肇因於美國:疫情期間美國出現消費者熱潮,大量進口家具和電子產品等,2022年自中國進口商品價值達5,368億元,反觀中國僅占美國出口的7.5%。在商品熱過後,美國民眾改把錢花在服務性消費,再加上前總統川普實施、拜登政府維持的一系列對中加徵關稅,都削弱了對中國商品的需求。

在中國有業務的企業可能比較需要擔心。特斯拉(Tesla)近幾個月在中國銷量下滑;花旗集團執行長范潔恩(Jane Fraser)在第2季財報表示「中國是其最大的失望」。

不過由於美中銀行體系足以隔離美國機構和投資者,即使經濟形勢惡化也能減緩衝擊。康乃爾大學貿易政策教授普拉薩德(Eswar Prasad)指出,鑑於美國表現相對較好,可能會有資金為尋求高收益、安全而流入。

前財政部官員塞瑟(Brad Setser)則說,中國金融困境蔓延到美國基本上不存在,即使干擾到債券市場,聯準會都有辦法抵銷。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一張圖看全台降雨趨勢 蘇拉颱風恐登陸穿台「這2天紫爆」
搶鹽效應燒到台灣!他目擊2人在超市狂掃30包 眾人嘆:吃得完嗎
有錢人和想像的不一樣!前日本國稅官:億萬富豪常穿這品牌服飾
金城武露面吐最痛恨這件事!直嗆:真不想幹了

◤抗通膨首選 小資煉金術◢
黃金抗漲6折起 一台兩省近9千元
點睛品計價黃金 保值挑這款
鎮金店x蔡詩芸 最具個性聯名金飾
日韓劇女主角最愛 鉑金首飾7折起
絕美鑽飾 限時下殺22折起
蘇菲亞時尚輕珠寶 小資族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