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加速離岸風電施作 完成270座風機推動能源轉型
記者吳典叡/臺北報導
經濟部能源署今(5)日指出,正值臺灣海峽秋冬季風力強勁之際,離岸風電海事工程團隊仍抓緊氣候間隔努力施工,並在今日完成第270座離岸風力機組,累積裝置容量超過2.1GW,成為支持臺灣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強大後盾。
雖然臺灣海峽於秋冬季時,風力強勁,但離岸風電海事工程團隊仍持續待命施作,抓緊氣候間隔,努力施工。
能源署表示,工程團隊於風浪起伏的工作船上操作起重機具,克服海象挑戰,已於今日完成第270座離岸風力機組,累積裝置容量超過2.1GW,也將臺灣海峽的自然風力,轉化為國家發展所需的電力,成為支持臺灣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強大後盾。
能源署說,入秋後,風電效果良好,今年10月份單月風力發電量達到約8.69億度,而10月的風力發電更有連續22天瞬間最高發電量皆突破150萬瓩,全月平均出力達103萬瓩,相當於2部臺中電廠機組的裝置容量;其中,離岸風電併網機組在10月2日4時至10月4日9時發電量,更持續維持在1.5GW左右,更是臺灣能源供給史上值得紀錄的重要時刻。
能源署強調,不僅在夏天風場施作季全力施工,讓4座風場能夠穩健發電,事實上,許多同仁直到此時都還在密切檢視風電的工程情況,在氣候許可的時刻努力施工建設、持續讓風場電力順利併網,後續公私部門仍會共同推動2025年離岸風電裝置目標達5.6GW,兼顧降低空污及減碳,達成能源轉型政策目標。
正值臺灣海峽秋冬季風力強勁之際,離岸風電海事工程團隊努力施工,並完成第270座離岸風力機組。(經濟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