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7月耐久財訂單 逾三年最大跌幅

美國24日公布7月耐久財訂單創逾三年最大跌幅遠超市場預期,顯示製造業產品需求大減。但反映全美整體經濟與通膨情況的7月芝加哥Fed全國活動指數,從負值轉為正值,上周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減少1萬人,顯示勞動市場仍然強勁。

商務部公布7月耐久財訂單經季調後月跌5.2%至2,859億美元,創2020年4月來最大跌幅,超過市場預估的月跌4.1%,並扭轉連升四個月的局面。主要是運輸設備訂單大跌14.3%拖累。

6月從原先公布的月增4.7%,往下修正為月增4.4%。

用來衡量企業投資狀況的扣除飛機後非國防7月訂單,雖然僅月增0.1%至736.3億美元,但優於6月往下修正後的月跌0.4%符合預期。

非國防訂單月跌5.4%創2020年4月來最大跌幅,扭轉6月往下修正後月增5.9%的局面。扣除運輸設備後訂單月增0.5%,高於6月往下修正後的月增0.2%。

儘管如此,芝加哥聯邦準備銀行公布的7月全國活動指數,從6月的負0.33點逆轉為正0.12點,為1月來最高,顯示生產活動在增加。

該指數高於0點代表經濟活動在成長。其以包括生產與所得,就業、失業與工作時數,個人消費與居住支出,和企業的銷售、訂單與庫存等四大項目,用來衡量美國整體經濟活動與通膨壓力。

其中,生產相關指標從6月負0.36點逆轉為正0.18點,個人方面從0點小升至正0.02點。但就業領域從正0.01點轉為負0.02點,企業項目從負0.02點下跌至負0.05點。

勞工部公布截至19日止的上周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減少1萬人至23萬人,低於市場預估24萬人。較能反映勞動市場現況四周移動平均數,上周小幅增加2,250人至23萬6,750人。截至12日止一周續領救濟金人數減少9,000人至170萬人。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聖暉 今年營收挑戰200億
邁斯科生醫 獲日商投資合作
環球晶明年產能翻倍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