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最佳陣容票選的意外和失望

聯盟最佳陣容票選的意外和失望

聯盟公佈了今年的前三隊名單,引起眾多議論。其中最多人不解的,就是DeAndre Jordan進入年度第一隊,而Kevin Durant卻只排在第二隊。另外本季成績亮眼的James Harden則榜上無名,連第三隊都沒有。

要了解票選結果和外界認知的落差,我們得先搞清楚這個NBA的年度最佳陣容結果究竟是如何產生的。

NBA最佳陣容的票選是從1946年開始,票選者是北美的記者以及廣播主持人。也就是說,這和棒球的名人堂票選的組成類似,票選結果有時候會受到很多主客觀因素影響,像是球隊的戰績,球員個人名聲,或者球技上有無重大缺點等,未必和其該年度的表現成完全正相關。

而且目前票選規定要選出一個中鋒,二個前鋒和二個後衛,也因此,成績不差且球隊戰績出色的DeAndrew Jordan,在陰錯陽差下,就成了今年NBA第一隊的中鋒代表。而Durant則因為前鋒的名額限制,被LeBron James和Kawhi Leonard給擠到了第二隊。

有不少聲音指出年度最佳陣容的選擇應該比照全明星賽,只需區分前場和後場,而不該再細分前鋒和中鋒。但年度隊伍的選擇,和有替補球員的全明星陣容畢竟還是不同,年度第一、二、三隊更像是一個實際會出現的夢幻陣容。即使是目前流行的小球陣容,多半還是一大四小,至少都還是會有一個人是主要負責禁區的攻防。如果年度第一隊真的擺出了James、Leonard和Durant的前場陣容,我不知道別人感覺如何,但對我來說,我會覺得有違和感,無法去想像這樣一個陣容實際上要如何上場比賽,不像一支真正的球隊先發陣容。

年度最佳陣容終究還是以打造一支球隊為假想,而不單純只是選出本季數據最漂亮的前幾人。

而且從票選結果來看,DeAndre Jordan的入選第一隊也不算是大多數人的共識。以前三隊的中鋒得票結果,Jordan拿到39張第一隊的選票,DeMarcus Cousins拿到32張,而Andre Drummond拿到13張。相較於第一隊其他人幾乎囊括大部分第一隊選票(Stephen Curry:129張第一隊、James:125張、Russell Westbrook:120張、Leonard:94張),可以看出投票者普遍認為今年本來沒有一個特別突出的中鋒人選。

由於快艇隊戰績佳(對比Cousins的國王隊),而且沒有像Drummond那樣明顯的駭客弱點(雖然Jordan的進攻也很不怎麼樣),讓Jordan成為妥協下的出線結果。

近年來,進攻中心開始遠離禁區,球賽主要交給控衛發揮,也讓大個子的傳統定位變得越來越模糊。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一個中鋒要能有統治級的明星表現,原本就比過去更難。但聯盟裡還是有很多出色的大個子,像是Cousins、Drummond,或是今年受傷的Marc Gasol,以及年度最佳新人Karl-Anthony Towns等,相信之後幾年中鋒上會有更多出色的球員。現階段還不需要把最佳陣容的位置區分全面廢止,或者至多改成中鋒和強力前鋒至少選一位,如此一來也更符合聯盟現今情況。

而如果說DeAndre Jordan的第一隊是今年名單公佈後的最意外,那最失落的人,應該就是Anthony Davis了。Davis 2015年和母隊鵜鶘以頂薪續約,但所謂的「頂薪」其實是相對的概念。對一個剛走完新人約的球員來說,由於年資小於6年的關係,頂薪合約只能開到球隊薪資上限的25%。

不過2011年後的CBA中有一則例外的加薪機制,如果該名球員符合以下條件:

1. 兩度入選NBA前三隊成員
2. 兩度入選NBA明星賽
3. 拿下年度MVP

那麼,即使年資未滿,該球員也可以引用年資7-9年球員頂級合約的資格,薪資可達到球隊薪資上限的30%。

以Davis的情況來說,由於他本季沒能被選入NBA前三隊,無法滿足資格,故頂薪的薪資無法上漲至薪資上限的30%,合約的總值由1億4500萬縮水成1億2100萬,等同損失了2400萬美金。但對本季表現失常,又因受傷而提前結束球季的Davis來說,損失的金錢如果能作為下季激勵他重返巔峰的動力,那對他自己或對球迷來說都有好處。

但有人難過當然也有人開心,被選入第二隊的Damian Lillard,則因此而讓薪資總額增加了1300萬。

回歸到最佳陣容的票選,由於投票的人是依自己的主觀意志作決定,結果難免會摻雜感情因素,不可能完全符合理性的最佳解。因此有入選很好,沒入選或許也不必太過介意,好好把身價打出來,大合約自然就會跟著出現,這才是最實際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