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瘤摘除神清氣爽 帶動村民投竹筒善循環
尼泊爾的藍皮尼,如何見證醫療奇蹟與愛的力量,帶大家認識當地村民道郎,慈濟人協助他前往醫院動手術摘除腦腫瘤,如今道郎恢復健康,邀請慈濟人,在自家門前舉辦茶會,有一百多位村民來參加。不少人真正認識慈濟之後,現在也跟道郎一樣,開始日存五毛錢,要幫助有需要的人。
這一天,慈濟志工浩浩蕩蕩地走入馬諾裡村,在道郎家前的空地上舉辦愛灑活動。志工們以生動的話劇,呈現慈濟竹筒歲月的起源。
馬來西亞慈濟志工 洪雪虹:「這不只是一個戲劇演出,這是一個真實事件,發生在58年前的台灣。」
2023年7月,道郎因罹患腦膜瘤,前往加德滿都醫院接受治療,在志工團隊的陪伴和支援下,成功切除腫瘤並完成電療,如今已回歸正常生活。道郎對慈濟的感恩之情始終於心,也把握因緣向村民們分享行善的重要性,鼓勵大家回饋社會。
慈濟照顧戶 道郎:「如果每一天都能存5毛錢,有一天就會累積成,1000尼幣(230台幣),也會慢慢累積更多,就能夠讓有需要的人,獲得藥物或是接受治療,我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因為我得到了慈濟的幫助,我也會將這個竹筒的含意,介紹給更多 還不了解的人。」
慈濟志工幫助道郎的善舉在村內廣為人知,佩爾米拉受到道郎故事的啟發,也決心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村民 佩爾米拉:「雖然我們並不富有,但是家裡一定會有米糧,我願意捐5尼幣 也日存一把米,對我來說 並不是一個大數目,又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
現場共有92位村民領取撲滿,一同響應竹筒歲月。彼此用愛來互動,社會就會有善的循環。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小疙瘩變腦瘤 藍毘尼村民找來慈濟幫他
看見藍毘尼兒童需求 慈善日發放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