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升溫、流感續燒 羅一鈞籲戴口罩勤洗手

(圖/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右2)、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左2)、商業周刊總經理朱紀中(左1)、吉立亞醫藥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總經理彭國書(右1)/林明憲攝)
(圖/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右2)、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左2)、商業周刊總經理朱紀中(左1)、吉立亞醫藥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總經理彭國書(右1)/林明憲攝)

今年腸病毒升溫、流感續燒,即使防疫降階,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面對後疫情時代,免疫負債來襲,呼籲戴口罩、勤洗手的觀念不可忘。

羅一鈞出席記者會時表示,過去好長一段時間,很多傳染病未真正流行,面對後疫情時代,需特別關注免疫負債,今年腸病毒疫情已蠢蠢欲動,甚至是冬季未現高峰的流感,更反常地在五月持續流行,呼籲戴口罩、勤洗手的好習慣很重要。

捲動即可繼續閱讀內容
廣告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一萬零六十六人次,較前一週上升二十六%,已接近流行閾值一點一萬人次,高於二零一七年以來同期,疾管署預測下週起正式進入流行期,今年恐為多型別流行,非單一病毒株主流,增加重複感染風險。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召開記者會公布,今年三月針對全台十八至七十五歲民眾進行病毒認知大調查,發現疫情爆發以來,青壯族群對家人染疫後的重症或死亡有較多的擔心,十八至二十九歲的年輕族群則較其他族群更擔心因疫情而影響人生整體規劃。

調查結果發現,民眾認知仍有落差,不到一成民眾可分辨出病毒與細菌類疾病,五成民眾了解病毒疾病特色。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說,臨床觀察,民眾容易對疾病認識不足感到焦慮恐慌,若能建立對病毒正確認知,較能減緩恐懼情緒,甚至降低獵巫事件的發生。

另外,有七成三民眾認為比起疫苗,提升個人免疫力才是王道,甚至覺得只要沒症狀、不影響生活就不需就醫。王復德表示,病毒性疾病可透過施打疫苗使身體產生抗體,但不代表可完全靠自體免疫力對抗,輕忽疾病影響將可能導致病情加重,甚至錯過治療時機。

檢視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