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利文會王毅 學者:緩解破底態勢

中共中央外辦主任王毅與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對話,大陸與台灣學者紛予解讀,兩岸學者咸認,兩人這次會晤只是緩解破底態勢,要回到原來的中美正常聯繫機制,「絕非三天兩頭的事」,距離扭轉仍非常遠。

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朱鋒表示,中美一直都保持接觸,只是中國要求,和美國的交流交往,美國需要拿出誠意;其次,要尊重彼此關鍵的利益。雙方共同管控分歧,減少衝突,避免中美關係繼續惡化、關係下滑。

朱鋒說,無論是外長秦剛會見美駐華大使伯恩斯,或是王毅見蘇利文,雙方都要對各自關注的事件認真做好對接,而不是「各說各話」。中美雙方應遵循過去政策的延續性,在過去達成的基礎上,發展進一步合作。朱鋒對中美關係依然保持相對樂觀,他說,如果雙方接觸能拿出誠意,管控分歧,解決問題,不排除能回到原來的中美「正常聯繫機制」,但「這絕非三天兩頭的事」。

捲動即可繼續閱讀內容
廣告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登及分析,目前雙方沒把激烈爭辯的部分暴露,至少說明雙方共同向外釋放有意降低美中緊張瀕臨衝突的態勢。但中美關係是否止跌回升?張登及則持謹慎看法,「因為前面螺旋式下跌重力加速度非常大,要止跌需要非常大努力」。他直言,「目前還在往下,只是雙方願意讓外界看到兩國有意願使不斷破底態勢能夠緩解」。

張登及認為,最重要的關卡是九月在新德里的G20峰會,如果雙方確認要管控衝突,接下來到九月間,就要進一步觀察雙方財長、防長、外長等部級首長是否能見面,如果有一個以上見面,且未把衝突檯面化,才可能實現拜習會。如果九月沒有拜習會,「後面中美關係會非常困難」。

政大外交系副教授黃奎博認為,這次的商談內容,釋出的訊息雖然不多,但從雙方會談八小時長度可判斷應該頗有一些進展,如果只是盍各言爾志,三、四個小時就可以走人了。

黃奎博認為,王毅與蘇利文見面,一定是在更早之前就已由雙方的中層官員進行多個回合的磋商後,才可能讓兩個人坐上談判桌,因此雙方的接觸應該在更早前,很可能一個月前就已開始了,如果以這個時間計算,北京刻意冷落華府的時間,可能只有一個多月到兩個月而已。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找兩家房仲下斡旋全落空 眾人見「關鍵原因」大酸:活該
髮廊價位落差大!他問「會去百元剪髮是哪種人」 網吐真心話
她撿「花生麻糬」放車上忘記丟!一星期後大崩潰:幾百隻怎麼清?
周揚青臉腫嘆「面目全非」 機場過不了臉部辨識被要求報身分證號

看更多相關新聞
美中會談10小時 涉台議題無交集
美中關係現曙光 且戰且走
重建溝通管道 白宮預期美中官員互訪
美中高官對話等多因素交錯 亞股走勢分歧
美中高層維也納會談 外交部:與美保持密切聯繫

【填問卷抽好禮】2023健康生活大調查

檢視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