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跨國共製雙舞作 《巴赫d小調》、《千禧之龍》獨家首演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衛武營跨國共製雙舞作即將登場,以色列編舞家尤法.皮克《巴赫d小調》5月27、28日率先登場,以巴赫音樂作品進行挖掘創作,韓國編舞家安銀美《千禧之龍》6月10、11日接續上陣,以千禧世代青年為創作主題。藝術總監簡文彬表示,2位編舞家作品深度及寓意,讓大家看見藝術不同面向,他們分別於2018年、2019年造訪過衛武營,這次新作以何種肢體語言和觀眾對話,綻放情感張力與魅力,令人期待。
繼2018年《Hydra》,法國國立希里爾拉帕普編舞中心總監尤法.皮克再度來臺推出新作《巴赫d小調》,他受到《巴赫d小調第二號無伴奏小提琴組曲》的情感力量啟發,舞作《巴赫d小調》挖掘音樂核心,並透過8名舞者肢體展現,重新編譯舞蹈與絃樂間的對話。
在《巴赫d小調》中,尤法.皮克嘗試藉由重組音樂元素,以多種方式探索感受巴赫的原曲,從樂曲的情感張力汲取動能,舞作編創聚焦身體中軸和移動間的張力,藉由不對稱的姿態和不同路徑的伸展,將身體從垂直性解放,找尋出和他者構成關係的連結,在獨舞、雙人舞和群舞間切換,重塑個人在群體中證明存在的方式。
尤法.皮克表示,巴赫d小調樂曲特別之處在於簡單但結構非常特別,讓人聽到能立刻有不同想法,且跨越時空限制和隔閡,無論何時聽都非常當代,尤其是能夠反映人的本質。這齣舞作不是單純順著樂曲的旋律走,而是透過舞蹈去回應與撞擊出火花,這首樂曲不斷循環和前進的部分也被加入創作概念。舞作最開始發展的肢體動作,是單手上舉猶如火炬的姿態,代表著將社會往上提升,並讓人和大自然產生不同連結。
韓國編舞家安銀美走在時代前端,不斷以最前衛手法挑戰舞蹈藝術的極限。2019年為臺灣觀眾帶來《南韓跳,北韓舞》、《跳舞ㄚ嬤》兩齣舞作,這次新作《千禧之龍》聚焦20歲成年的千禧世代,並再度展現她獨樹一格的魔幻視覺奇想,六位來自不同國家、但同生於西元2000年的男女舞者,將以影像演出(全屏投影)與安銀美舞團成員共舞,深入探索貫穿舞蹈作品的動態力量和舞蹈的未來樣貌。
衛武營今日宣佈推出跨國共製雙舞作, 《巴赫d小調》、《千禧之龍》兩檔即將在臺灣獨家首演。(記者黃朝琴攝)
以色列編舞家尤法.皮克親自出席記者會,說明 《巴赫d小調》創作緣起與風格。(記者黃朝琴攝)
韓國編舞家安銀美《千禧之龍》。(衛武營提供)
以色列編舞家尤法.皮克《巴赫d小調》(衛武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