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洛西訪台一年後》日經亞洲:共軍東擴 中國加快封鎖台灣準備
2022年裴洛西歷史性訪台,對台灣的命運到底是好是壞,尚未蓋棺定論。(圖片來源/X@SpeakerPelosi)
2日前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屆滿一週年,她不僅發表聲明,也在前身為推特(Twitter)的社群媒體平台X發文紀念這個日子。
「一年前,我們的國會代表團抵達台灣,傳遞出一則明確的訊息:美國支持台灣捍衛自己及其自由。」裴洛西表示,「當我們的世界面臨民主與專制的嚴峻抉擇,和台灣團結一致一如既往重要。」
然而《日經亞洲》報導,裴洛西訪台後一年來,中國軍方加快為封鎖台灣做準備的腳步,共機、共艦主要活動範圍從台灣西南海空域擴張至東部。
美國耶魯大學「蔡中曾中國中心」資深研究員羅奇(Stephen Roach)同樣認為裴洛西的台灣行刺激中國加快軍事時間表,並批評台灣風險不斷提高,是美國政治博弈的輕率後果。
(更多相關新聞:天使輪1300個貨櫃落海 恰好展示了一場封鎖航道的不對稱作戰)
裴洛西發文紀念訪台一週年:美對台承諾毫不動搖
去(2022)年此刻裴洛西正在台灣訪問,成為睽違25年後首位踏足台灣土地的美國國會議長,而中國解放軍也隨即展開「圍台」軍演,一時間第四次台海危機似乎一觸即發。
裴洛西的聲明表示,一年前美國國會代表團抵達台灣,傳遞出一則明確的訊息:美國支持台灣捍衛自己及其自由。
「我們具有重大意義的台灣行,不代表我們改變了一中政策。」裴洛西重申,「不過我們確實是在履行美國對台的堅定承諾:奠基於共同安全、共享價值和經濟成功。」
裴洛西指出,她的訪台行獲得來自世界各地非常正面的回應,而且這一年來許多與台灣的額外交流進一步深化了雙邊關係,包括參、眾院兩黨議員訪台。
這些交流之中,最重要的是蔡總統赴美的歷史性訪問,並在雷根圖書館(Reagan Library)獲得眾院議長和眾院跨黨派代表團適切的歡迎。
裴洛西強調,當世界面臨民主與專制的嚴峻抉擇,和台灣團結一致一如既往重要。
「北京持續挑釁台灣是懦弱之舉,我們不應對此默不作聲。」裴洛西表示,「毫無疑問:在台灣和全世界,美國對自由和人權的承諾依然毫不動搖。」
解放軍東擴加快準備封鎖台灣
《日經亞洲》報導,裴洛西訪台之後,解放軍改變了在台周邊活動的範圍,在台灣以東海空域的行動愈來愈活躍,顯著增加模擬圍堵(containment)台灣的軍演,反映中國加快對封鎖台灣的準備。
之前共機、共艦很少來到台灣東部,主要是在台灣西南區域活動,然而過去一年來,共軍在西太平洋(或說菲律賓海)積極現身,把台灣劃入其活動範圍以西。
這讓人想到中國近年試圖將台灣海峽內海化,而國策研究院副院長郭育仁告訴《日經亞洲》,中國在東海、南海擴張再加上西太平洋,中國可能會從這三個方向全面封鎖台灣。
(更多相關新聞:共機罕見5點穿越海線中線 前空軍副司令示警:「常態化、通案化、內海化」加大對台壓力)
2022年8月裴洛西訪台到隔(2023)年2月,中國軍機出現在台灣東部空域的次數介於每個月0到3天,2023年3月以後這一頻率大幅上升至介於每個月6-12天。
2022年12月共軍遼寧號、2023年4月山東號航至西太平洋進行起降演習;2023年4、5月中國無人機TB-001、BZK-005也分別沿台灣東部繞台飛行,此一路徑被國防部評為「極不尋常」。
此外還有共機繞台架次大幅增加,近來平均每天超過30架,解放軍頻繁跨越海峽中線「常態化」,導致這條隱形的停火線形同虛設。
(更多相關新聞:共機今午分5批9架次再跨中線!李喜明主張台、美、日「區域聯防」 擊退中國機率高)
裴洛西來訪對台灣的得失權衡
「裴洛西訪台促使中國加快其軍事行動時間表。」耶魯大學中國中心學者羅奇(Stephen Roach)評論,並指解放軍在陸海空進行備戰軍演,「不斷增加的台灣風險,是美國政治博弈的輕率後果。」
3月才訪問台灣的歐洲智庫布魯塞爾經濟暨全球研究所(Bruegel)資深研究員艾莉西亞(Alicia Garcia-Herrero)回應羅奇,中國對台灣施壓早在裴洛西訪台前就已開始,不過「這當然加快了(中國進逼台灣的)速度。」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會長哈斯(Richard Haass)則認為,從中國軍事行動的規模和複雜程度來看,北京顯然早已計畫良久,就算裴洛西沒有訪台,中國也會找其他藉口強化對台施壓。
此外,裴洛西也被認為使美中關係惡化,CFR資深副會長林賽(James M. Lindsay)表示,裴洛西訪台讓北京和華府的關係更加緊繃。
如同《彭博社》台北分社社長李晨楷(Samson Ellis)去年8月3日直接在總統府記者會對裴洛西直言,台灣正在為她訪台付出代價。一年之後,台灣看來是繼續承受這項長期後果。
一方面,裴洛西促使中國增強對台壓力甚至加快軍事行動,另一方面,她也讓世界各國更加關切台海情勢、台灣處境和中國威脅。這樣的「收支」是否值得,就看台灣民眾怎麼想了,而他們的想法或許也會反映在2024年總統大選上。
更多信傳媒報導
卡努颱風》3日台北市暫停收運垃圾 北市水門新制上路 未準時移車最少罰3300元
背痛好不了?分析「僵直性脊椎炎」致病原因 中醫師:1茶飲+3穴位按摩能緩解疼痛
俄烏戰爭最後結果會被事不關己的妥協派左右?烏克蘭抗戰的地區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