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站/ 媒體議價報告沒新意 數位部以拖待變

數位發展部昨天提出新聞媒體議價研析專題報告。本報資料照片
數位發展部昨天提出新聞媒體議價研析專題報告。本報資料照片

數位部媒體議價草案研析架構昨天出爐,卻引發各界譁然,因為報告內容不僅與一年前立法院公布的研析內容差異無多,也未對立法方向提出實質建議,就連前兩輪媒體和數位平台對話內容也無所著墨,除了新增國際情勢之外,幾乎沒有新的內容可言。這樣一份「新瓶裝舊酒」的報告竟要耗時三個月,數位部是真心想推媒體議價立法或只是以拖待變,意圖兩面討好,必須給個交代。

媒體議價是國際關注焦點,這不僅關乎媒體生存權,更關乎數位市場不公平競爭;今年以來,朝野立委已提出四個版本的媒體議價法草案,行政部門卻連一份草案架構都提不出來,立委因此要求數位部必須在八月底前提出立法架構研析。

早在數位部提出這份報告前,立法院去年就有一份研析報告,建議成立跨部會小組先確立採取的政策模式為何,並針對澳洲、歐盟和加拿大等三種媒體議價模式進行探討,並詳盡說明各種模式優缺點。經過一年,全球不管是澳洲、歐盟、加拿大都已經陸續讓相關法令上路,法令上路之後,數位平台包含Google、Meta都有不同情況的反彈,甚至終止相關新聞服務,這些都是市場已然知道的狀況。

比起這些內容,而市場想知道的是,台灣前兩輪媒體議價會談裡面,數位平台、媒體究竟取得了哪些共識?數位平台認同「共榮」想法,但在提出基金之外,還有何「共榮」方式?如果台灣不適合立法,究竟有哪些機制可以讓兩邊都能「共榮」?亦或者,如果要立法,一年前提出的澳洲模式、歐盟模式、加拿大模式,究竟哪一種方法更適合台灣?台灣是不是有哪一條法令會因為媒體議價草案上路,而面臨新的修法?

在數位部這份報告裡面,看不到新的法制研析、也看不到媒體與數位平台的觀點、也看不到台灣究竟能夠採取哪一種立法架構,這一份「新瓶裝舊酒」的報告竟然花了數位部三個月的時間,令人懷疑立委收到這份報告後有多少人能接受?也想請問數位部,這樣一份報告趕在最後一刻才提交,媒體產業、全台民眾真的能夠仰賴你們,帶領台灣前進數位經濟發展新時代嗎?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郭台銘參戰讓賴清德躺著選?名作家警告民進黨:「他」恐成藍營救世主
去超商5分鐘就不見!他怒「這1物」秒被偷 過來人勸:別僥倖
大學情侶辦公室激戰!老師直擊敲門催促 竟提這要求超猖狂
女星解放秘密武器 秀出誘人S曲線「金價Nice 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