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關水資源回收中心動土 完成整治計畫拼圖

記者張妤甄/臺中報導

臺中市政府於昨日舉辦今年上半年為期2天的「和平專案」,首站至谷關水資源回收中心舉行動土典禮。為確保大甲溪水源水質不受污染,循環利用水資源,市府將於谷關地區興建1座水資源回收中心處理民生污水,工程建設經費約1億7800萬元,預計2年後完工,昨日舉行動土祈福典禮,市長盧秀燕致詞表示,完成此工程為大甲溪沿岸水質水源保護區整治計畫的「最後一塊拼圖」。

水利局表示,谷關風景區名聞遐邇,遊客絡繹不絕,當地原住民部落文化更是重要資產,市府為提升當地居民生活環境品質,將興建污水處理系統,包含啟動的水資源回收中心,同時也會加速用戶接管作業,讓家庭污水都能統一集中處理,減少大甲溪流域水質污染源。此外,此次谷關水資源回收中心將建立於風景區入口處,建築外觀已設計融入當地原住民族文化意象,就是希望當地文化、觀光產業及優美環境三者共好。

捲動即可繼續閱讀內容
廣告

水利局長范世億表示,積極推動的谷關污水處理系統,是整個計畫的最後一塊拼圖,位於原住民哈崙台部落範圍,去年在和平區公所及部落主席的積極協助下,已通過部落諮商會議同意此案興建,昨日正式啟動,預計完成水資源回收中心1座,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線約2公里。

臺中市政府於昨日舉辦今年上半年為期2天的「和平專案」,首站至谷關水資源回收中心舉行動土典禮。(記者張妤甄攝)

檢視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