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部署掌握日本氚水排放動態 海委會籲請民眾放心

記者孫建屏/高雄報導

海洋委員會表示,為妥善因應日本福島含氚廢水的排放作業,我國政府早於109年超前部署,由輻射專業機關原能會與海委會(科技文教處、海巡署、國家海洋研究院、海洋保育署)、衛福部、農業部等機關組成跨部會合作平臺,掌握相關海洋環境及生物資訊,嚴格監督其動向,籲請國人放心。

其中,採樣檢測包括相關海水、漁產、日本進口食品、環境生態等樣品,截至今(112)年度,共執行採樣檢驗分析20幾萬件,期間檢測結果皆無輻射異常。

海委會指出,為掌握了解日本排放水相關處置情形,我國去年至今,3度籌組專家觀察團赴日,針對日方核廢水的處理程序、排放擴散模擬評估、排放水核種檢測分析、環境監測取樣分析作業、漁貨物檢測機制與技術、異常狀況應變程序等各層面科學角度,確實評估日方排放相關作業的安全。

海委會於6月中旬參與第3次赴日觀察,更實地赴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實地觀察排放相關設施與作業的整備狀況,觀察結果與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評估結果一致。

海委會進一步指出, 針對日本福島含氚廢水排放作業,政府持續以「依據科學專業監測評估」、「參照國際安全標準嚴格監測」,以及「為國人安全與健康把關」等3項原則,執行掌握源頭資訊、強化海域與海產輻射監測、建立海洋擴散評估模式與建置資訊公開平臺(網址:https://tworis.aec.gov.tw/)等4項配套措施,秉持科學專業為民眾輻射安全把關,以因應未來日本「ALPS處理水」排放作業,維護國人健康與我國周圍海域輻射安全。

政府超前部署,由輻射專業機關原能會與海委會等機關組成跨部會合作平臺,自109年起,嚴格監督日本福島電廠含氚廢水排放動向。(海委會提供)

為確保為民眾健康安全,政府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飲用水氚安全標準的10分之1(1,000 Bq/L)為預警把關基準。(海委會提供)

新聞推薦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