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陸企給大單還不敢殺價!珠三角台商:華為開始低頭拉攏我們合作⋯

中國結束清零後,深圳工廠產線全力恢復生產。台商向我們分享新喜訊,近日終於等到3年來第一次登門拜訪的外國客戶。(攝影・駱裕隆)
中國結束清零後,深圳工廠產線全力恢復生產。台商向我們分享新喜訊,近日終於等到3年來第一次登門拜訪的外國客戶。(攝影・駱裕隆)

文・林洧楨

疫情過去了,但3年來,美中惡戰、動態清零、兩岸緊張、全球抵制中國等連番衝擊下,卻加速了台商的凋零。

捲動即可繼續閱讀內容
廣告

像是深圳市台商協會石岩聯誼會會長、久裕興業董事長陳世偉就指出,以石岩聯誼會為例,最高峰時,台商家數有70多家,但現在僅剩29家,減幅高達6成。有些關門大吉,有些則遷往東南亞等國家另謀出路,只剩有一定營收規模與技術底氣的中大型企業,才有辦法挺過來。

供應鏈也跟著大改變,留在中國的台商必須想辦法求生。同樣的,隨著中國越來越被國際孤立,它也越來越依賴台商,甚至連華為這樣的超級陸企,現在都開始低頭拉攏台商戰友了。

在深圳台商餐敘上,最有趣話題是,一位年營收達百億元的電子業台商拿出手機,向大家秀出數張他受邀參訪華為總部的照片,並眉開眼笑的說,這家中國科技巨頭因歐美抵制,晶片採購難度高,但台商因為能買到晶片,且有比陸企更好的製造實力,有助於華為發展,因此受到重視。華為不只忙著帶台灣供應商參訪企業總部,強化合作信心,同時也給出大訂單,甚至不敢隨意砍價來展現誠意,就是怕連台商都不幫忙,未來可能陷入更大危機。

「我跟它(華為)說,現在最多只能給它5成產能,而且如果還砍價的話,我就不接了,它竟也欣然接受,這在以前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該名台商說。

話雖如此,中國對台商卻不再是雨露均霑,必須是有規模、有技術力、對中國有價值的台商,才能獲得青睞。

看青創結局》重返東莞松山湖基地
招募百萬台青夢碎,大門深鎖無人應

再前進東莞松山湖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7年前,商周團隊曾在這裡見證中共用價值達新台幣2,000億元的銀彈,以「提供免費辦公室、公寓,並附贈新台幣100萬元創業啟動基金,免還」模式,利誘台灣740萬名青年到中國創業。

然而,當我們關心台青這3年來發展時,該創業基地的高層態度卻直接以「台灣媒體報導只會造成反效果」為由謝絕拜訪。

我們逕行到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大樓,門外掛著女子創業、海歸創業等廣告旗幟,就是沒看到台青基地招牌,再推開大門,大廳展示的是機器人、生物科技等創業成果,最後走到該基地2樓辦公室,則是大門深鎖,沒人回應了。

那些台灣青年去哪了?最後透過台商引薦,我們才成功找到一位少數倖存的創業台青,他表示,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僅靠100萬元創業基金根本不足以勝出。多數人幾乎都是錢拿了,花光就走人,超過9成都失敗。近3年疫情期間,也幾乎只剩半導體產業,殘存少數零星台青幫中國買賣關鍵產品、提供檢測服務。

顯然,過去東莞想要招募百萬台青的統戰大夢,已經夢碎了。

雖然如此,但當地台商指出,剛走馬上任的國台辦主任宋濤並不打算放棄招募台青,不只要推新夢,還已經從北京直接派員進駐各大台商聚落,並將新一波找台青到中國的責任額分派給各台商協會。

不過,這回國台辦做法將轉彎,他們發現以往敲鑼打鼓,很容易變負面行銷、成效不彰,只求台商能讓「台灣年輕人願意來看看就好」,創不創業已非重點。今年兩會,除了有吸引外資、擴大市場准入的政策,惠台措施也是熱門討論議題,台商普遍看好中國將會更積極拉攏台灣人。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看更多商業周刊文章

新電力大富翁》他們不發電,卻大發電力財!巴菲特賣光台積電改買充電站,馬斯克儲電比賣車更好賺?

解決「充電App塞滿手機」困擾,裕隆拚環島充電大平台

「颱風天你來不來?」面試官的靈魂拷問要怎麼回應

檢視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