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好好玩】國家廣播文物館 探索心戰史 揭神祕面紗
記者王勇智/專題報導
廣播是世界各國早期常見的宣傳工具之一,透過廣播來達成對外宣傳、對內鞏固的目的,發揮了「廣播心戰」功能。時至今日,隨著我國民主化發展,大眾媒體朝數位轉型發展迅速,即使早期國家廣播電臺已轉型,仍可從留下的廣播設備及重要文獻,了解當年廣播心戰運用及歷史發展演變進程。
登錄嘉義縣歷史建築 入列「地方文化館」
臺灣在日據時期,日本為推動皇民化政策,以及遂行南進侵略的野心,在嘉義興建廣播電臺「民雄放送所」,並於民國29年正式開播啟用,電波傳送範圍遠及東南亞和大陸江蘇、南京等地區。民國34年抗戰勝利後,「民雄放送所」改名為「臺灣廣播電臺民雄播送機室」,隸屬於中央廣播電臺。
民國38年,中央政府遷臺後,中央廣播電臺成為對大陸執行「廣播心戰」的主要單位之一。民國69年,中央廣播電臺改隸國防部,「民雄播送機室」也改名「中央廣播電臺第一發射基地」,並配合執行廣播心戰任務。民國87年,中央廣播電臺改制為國家電臺,隸屬於行政院新聞局,不再製播心戰節目,功成身退;「中央廣播電臺第一發射基地」則改名為「民雄分臺」,並對大陸中、南部地區及海外持續播音。
為了讓國人了解我國廣播發展歷史,延續嘉義在地記憶,民國88年,「國家廣播文物館」於嘉義民雄正式成立,為我國首座展示廣播歷史與故事的文物館。民國90年,文物館登錄成為嘉義縣歷史建築,並於民國93年加入文建會「地方文化館」行列。
感受廣播活骨董 體驗當DJ
「國家廣播文物館」內陳設近百件廣播骨董、史料、文物與機具,其中,值得一看的「鎮館之寶」MB-15-A 100kW,為日據時期「民雄放送所」開始運轉的中波發射機。臺灣光復後,為了強化心戰廣播功能,中央廣播電臺和美方合作,將發射功率提升至150kW,進而對大陸中部地區進行播音;時至今日,此發射機仍具運轉功能,被稱為「活骨董」。
此外,館內也展示早期雙十國慶大典時,特別運用加拿大製集音麥克風,用來記錄國軍踢正步、軍機飛越天際聲音的廣播設備,另有執行心戰任務所用的盤式快速拷貝機等,讓訪客能透過當年播音文物了解我國廣播歷史,並揭開當年心戰廣播的神祕面紗。
除了豐富的歷史機具與文物,館內還設置多媒體導覽室、播音工作坊,讓民眾清楚了解廣播節目製作與發射訊號的過程,還可體驗當DJ的樂趣,是一處能了解我國廣播歷史發展、寓教於樂的文物館。
「國家廣播文物館」前身為日據時期的「民雄放送所」。(記者王勇智攝)
「鎮館之寶」MB-15-A 100kW中波發射機,曾對大陸中部地區進行廣播任務。(記者王勇智攝)
早期雙十國慶大典時使用的加拿大製集音麥克風。(記者王勇智攝)
「國家廣播文物館」內陳設近百件廣播古董、史料、文物與機具。(記者王勇智攝)
館內展示早期記者採訪各項重要活動時所配戴的證件。(記者王勇智攝)
園區內保留日據時期的防空洞。(記者王勇智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