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專欄/李亦伸】搶救台灣籃球大作戰

2020年2月24日在台北和平籃球館,中華男籃在2020亞洲盃籃球資格賽對日本57:96,輸給日本39分,繼2018年7月2日籃球世界盃資格賽68:108輸日本40分後,又一次慘敗。

不管有沒有歸化球員,中華隊都輸給日本39-40分,這當然不是中日籃球差距,中華隊並沒有打出對襯、相符的戰力。這裡頭的原因很有多,包括教練、執行力、球員基本功、團隊組合都有問題,並不只是那個環結出了問題。

過去10年我一再強調「籃球職業化」的重要性和影響,台灣籃球眼前需要的不是一個歸化球員或五個歸化球員,台灣籃球必須從基礎和產業環境全面提升,3-5年後才有翻身可能。

一個球迷在臉書上問我,「為什麼籃球職業化就可以拯救台灣籃球?目前台灣籃球不能職業化的原因?」

我來仔細說明+論述。

1、台灣HBL高中籃球為什麼這麼夯,因為「高中籃球職業化」,我們一線高中生一天訓練至少兩次,每天至少4-5小時以上訓練,職業化要求,把籃球打球當職業,學業為輔,很多高中幾乎沒有在上課,球員的職業就是打球,成就今天HBL榮景和基礎。

HBL高中生練的比職業球員更多,要求更多,球隊文化就像軍隊,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球員心無旁騖專職投入,個人能力自然提升。

2、籃球職業化就是要建立這樣的球隊文化+競爭機制,形成一種職籃產業和競爭力,相互感染提升。

當每一支職業球隊都要求球員每天投入訓練、自我要求更勝HBL高中生,球員競爭力、體能、基本功、能力都會相對提升。這就是職業化帶來的機制和球隊文化。如果一名高中生每天訓練500次跳投,職業球員一天就要訓練800次以上跳投,這就是職業帶來的激勵作用

3、SBL目前五隊情況是大多是拿著接近職業薪水,但接受的是業餘籃球要求和機制,比賽分量不重,訓練量不重,要求也不職業,一年球季只有32場例行賽非常輕鬆。職業化才能給球員目標、夢想、更高薪水,同時更職業化要求和競爭,球員才會成長進步,尋求自我突破,成就夢想,爭取最高薪水。

目前台灣男籃、女籃球隊九成以上都是「家天下」在經營,老闆身旁的人輪流執教,嫡系延襲執教,這樣的產業環境和競爭,如何進化產生競爭力,帶來刺激。

4、目前台灣籃球為何無法職業化?

主要原因是台灣整個體育產業市場太小(連籃球都小,其他運動更慘),企業球隊太少,更多投資只會虧損更多,企業球隊都害怕投資和職業化。政府也不出面+不投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獎勵企業投資運動產業方案遲遲下不來,就算通過,對企業投資籃球、運動產業有感無感,有沒有誘因都是問題。

政府太懶、政策太慢當然要肩負最大責任。南韓政府在獎勵全國大型企業投資職業運動方面有「高度優惠」,以起亞、三星這種大企業為例,企業中有多支職業團隊,在政府和政策支撐下投資、經營職業運動,培養頂尖運動員,政府和政策給企業的優惠和獎勵,讓企業一年砸10億以上養職業球隊和培養頂尖運動員都不眨眼。

我們必須走南韓這條路,台灣運動產業和競爭力才有改變可能和機會。

中職四隊都在燒錢,沒有企業賺錢,已經燒了30年,而且競爭愈烈,愈做愈大,愈燒愈多,政策和政府如果不出面暗中獎勵投資,給予企業更多優惠,誰都不願意把錢扔入垃圾桶。

裕隆籃球隊一年燒5000萬,幾乎沒有回收效益,他們都快不想再玩下去,還要他們職業化,一切都很困難。SBL五隊玩的心態都是「做公益」、「老闆太愛籃球」、「社會責任」這樣的心態,產業如何變好?更不要談論籃球職業化。

我不敢說台灣籃球很有市場,但台灣籃球不應該只有這樣,中華男籃競爭力和球員天賦、努力也不僅止於此。

球員盡了全力,但他們需要更多灌溉和支持、投資,給予壓力和更大目標夢想,台灣籃球職業化,一切才有可能和轉機。

👉NIKE adidas期間限定38折起
👉Levis 買一送一
👉宅美食!名店小吃任選$38起

更多追蹤報導
恐疫情波及 台灣情蒐先啟動
吳志揚訪春訓 關心前旅外好手
兄弟踢館英雄 大物米蘭達開箱
黃柏豪開轟廖文揚 味全自辦熱身賽首勝
新吉祥物現身 樂天桃猿公布設計理念

精彩運動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