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參選後的變局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林子堯

筆者在今年2月曾在郭台銘表態參加國民黨總統初選時,撰文〈談郭台銘為何非入國民黨不可〉,主要是從穩定施政的角度,以及法國馬克宏組黨經驗,來說明郭台銘只有取得高難度的國民黨提名才能參選總統。

沒想到半年過去,郭台銘堅持在沒有國民黨提名之下,成為2024年總統大選第四組人選,眼下最尷尬的便是柯、侯兩人,而郭台銘在9月連署前,還有哪些博弈能夠操作?要不要提立委人選?要不要組黨?都是選戰關注的焦點。

郭台銘最好的劇本就是複製二千年的宋楚瑜

郭台銘在確定拿不到國民黨門票之後,便開始獨立參選的節奏,並組了一個「主流民意大聯盟」,其實很有尼克森在1969年參選總統時提出的「沉默多數」(The Great Silent Majority)概念。尼克森希望呼喚許多藍領、越戰的退役老兵等人支持,他們平常可能不易表態,但若投票可能有驚人效果。尼克森以此取勝,郭台銘曾訪美見季辛吉,想必尼克森的概念,和郭台銘主流民意,都有塑造自己正當性的概念在。但只有正當性不夠,郭台銘現在需要複製的是宋楚瑜經驗。

宋楚瑜二千年競選總統時,是他政治生涯最高峰,操作副手人選手段之細膩,可以從1999年11月18日663期《新新聞》的文章中看到。當年宋楚瑜在國民黨內聲勢高、朋友多,加上他民調高,因此很有望當選總統,這時誰任副手就很關鍵。宋楚瑜從政界的吳伯雄、吳敦義、吳容明、施啟揚,到學界李遠哲,商界施振榮,最後再找到醫界的張昭雄才定案。

這其中為宋楚瑜穿針引線的是劉松藩,也是後來親民黨在立院的重量級成員。宋楚瑜尋覓副手的過程,除了真的是在找人選之外,同時也是在肯定各路國民黨人,同時維持自己在商界、學界與醫界的影響力,但宋楚瑜做到面面俱到,每個被徵詢的人能夠感到受尊重,沒有不快,這都是功力。

如今,郭台銘若真要參選總統,有意創下自行參選者的歷史紀錄,那他首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找一位適當的副手。但時間不多,九月中就必須在申請連署時公布。郭台銘現在多數時候,靠的是地方派系支持,這和宋楚瑜當年聲勢極為相似,但宋楚瑜不同之處在於,檯面上更多政務官,商界、學界有人都願意為其兩肋插刀。郭台銘出身商界,若要選真的,就必須不能只有議長,還要發揮出自己優勢,否則怎麼看都不像是在認真選,反而更傷自己威信。

郭台銘的國會問題如何解

以台灣目前的政治運作方式,沒有國會多數執政,幾乎就等於少了一隻手臂,執政極容易寸步難行。而郭台銘在8月28日上午記者會中,完全沒有提到組黨或國會席次問題,或許這是為了留一手未來可以和國民黨、民眾黨談判用,但若真的沒有自己國會成員,要如何執政令人存疑。二千年宋楚瑜尚無此問題,在於當年立委、總統分開選,但眼下這是郭台銘不可迴避的問題,民眾也絕不會樂見一個總統,所有政策、法案、預算在國會是被全面杯葛。

郭台銘可以和國民黨、民眾黨博弈的空間

國民黨在郭台銘宣布參選之後,最為氣急敗壞。但對郭台銘來說,侯友宜及柯文哲都應該先想一個問題,首先,若賴清德民調已突破四成,不論三組人選、四組人選都沒有區別的時候,那郭台銘參不參選,有政局沒有區別,那郭台銘又為何不能參選?這也是為何在參選記者會中,郭台銘刻意強調在野黨民調低迷,言外之意就是,「不要說我攪局,不參選你們也贏不了」這是先塑造其談判的正當性,也就是我非攪局者、我也是理性行為者。

再者,對郭台銘來說,若侯柯本來就沒有整合可能性,郭台銘參不參選其實也對大局無異,那又為何不能選?反之,郭台銘的參選不是惡化在野整合,而是讓緊張局勢升高,膽小鬼賽局的態勢更強,反而有利於在野整合。

最後,則是應該要問郭台銘的,他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要自己參選到底,別人只能退選?還是自己有退選打算,但要求對方配合自己什麼條件?還是人生七十才開始,我只是要圓夢,反正選不選對大局都不影響,又為何不能選?這幾個問題,若郭台銘沒有想好,甚至無法向社會交代,那跟侯、柯談不談就沒有任何意義。

結語:郭台銘團隊成憂、未接受過嚴厲的檢驗

必須說,郭台銘的難題是現在才開始。因為,宣布參選不難,他在國民黨黨內徵召階段就說過,但真正難題是他的團隊。宋楚瑜二千年搬來省府班底,國民黨許多幹才也脫黨為其所有,如今郭台銘起手公布的顧問、發言人爭議都極大,如何能給國人安心的國政論述?此外,郭台銘從未接受大型的總統選舉規格檢驗,屆時若類似宋楚瑜的興票案炸藥襲來,郭能否參選到底,都將考驗他的決心。不過台灣的總統選舉越來越熱鬧,代表民主蓬勃發展,這是台灣總統直選以來,一只保有的重要資產。

作者是台灣大學國發所兩岸組碩士

更多思想坦克的文章

郭台銘政治割喉戰啟動──「紅海」模式賭上台灣

北農與黑金的距離,和張家聯手惡整吳音寧的柯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