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老詩畫交響》末日交響曲終曲
《 無用之用 》
顛覆夜空花火 已成一甕骨灰
唾棄璀璨王冠 已成一陣妖風
拋擲美麗夢想 已成一隻爛鞋
鄙視尊貴勳章 已成一口濃痰
末日前夕
死神與聖嬰立下盟約
煉獄門前獻上一束玫瑰
殮棺師臉上閃過一絲職業性微笑
廉價如老莊哲學的灑脫
被判處死刑的世界未曾清醒
烏托邦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
被埋沒夭折的才華未曾爆發
被拒絕往來的桃花源驚鴻一瞥
啊!
道在螻蟻。
道在屎尿。
道在瓦礫。
道法天
天法地
地法人
人法自然
自然無法可法
無法之法乃眾法之大法
。末世無法
。頻頻召喚
。吾將羽化
。不如歸去
首先
我擁抱無邪的心降臨
然後
我償還無垢的身消亡
…………………………………………………………………………………
[ 詩畫賞析]
“道法自然”語出《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然而,此詩特地將其翻轉,寫道:道法天,天法地,地法人,人法自然。在此以反諷法,強硬霸道地將至理名言顛覆、破壞、惡搞,甚至大呼:自然無法可法!
顯然這是一種極端逆反的語法:以瘋癲的囈語,表述更偉大的莊子哲理:「無用之用,是為大用」。前半段詩句,盡在表達自然失衡、世道崩壞、人文破產、價值失據的世界末日跡象。直到靜心細思,重拾信心,方才頓悟:‘’無法之法乃眾法之大法‘’為止。
詩詞嘎然而止,改以溫和的口氣緩緩道出:我欲”擁抱無邪的心降臨;償還無垢的身消亡”。做為整部交響曲的結尾,餘音繚繞,似乎意猶未盡。
康丁斯基認為:藝術作品的目的是:喚醒心靈,體驗物質及抽象現象背後的精神實質。再進一步,「超越」成了無可迴避的議題,超越自我是藝術追求的終極目標。
因而,以直覺的眼光,直視此畫一大片黑色背景上的五花八門之點、線、面奔流,微觀之,這是爆炸式的視覺衝擊;巨觀之,這是夜空中的煙火點點燦爛似花,流星紛紛墜落如雨。
在如此寂靜的天空中,一聲聲歎息,一點點繽紛,就會讓末日的危機,一寸寸地消融殆盡,直入永恆的境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