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董的政治邏輯是禪讓政治學?
今年總統大選充滿了娛樂效果,在野的三位候選人提供了無數的笑料,精彩程度堪比喜劇大王豬哥亮的歌廳秀,其中以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為最。他以一個企業老板用做生意的思維邏輯搞政治,從2019年到今年,政治本事沒有增加,搞笑功力大增。
郭台銘參選之後,民調數字不升反降,本來就少少的兩位數還能減到個位數,依舊排名第四且低得可憐令人同情,要選總統要出面整合真如煙花遇水,看不到發出的璀璨只有漫天的煙塵,前程之路難難難。
郭台銘2019年到今年的台詞都是一樣,就是由他大哥先只做四年。這套話,四年前對韓國瑜講一遍,今年對侯友宜和柯文哲又講一樣的台詞。郭董的政治邏輯難道不是民主競爭不是循規蹈矩地比賽,而且倚老賣老的禪讓政治學?即使參加比賽輸了,也不認輸,只因他台灣首富是成功的企業家,是年長者,所以拜託請人先讓讓他做四年。台灣民主政治走幾十年了,如今還聽到這種禪讓政治學,還真新鮮,不愧是郭董。
如果照這種邏輯推演,如果真的在大選輸了,也要倚老賣老地要人家讓讓他做四年?郭台銘曾為四年前的作為道歉,指自己是年少輕狂,如今政治動作有如狂人之舉又是什麼呢?過去四年如果好好努力,也不致於今年仍發生技不如人,鬧出金門牽手看明月,喝咖啡或奶茶等爆笑事件吧。
四年一次的總統大選該是多激烈多嚴肅的選舉,該比的是總統候選人的政見和能力,但今年卻是如此地高娛樂價值,比四年前韓國瑜有過之無不及。
總統選舉選得笑料百出,媒體當然話題高,選民也把選舉新聞當娛樂新聞看,但樂歸樂,真的想想也蠻悲哀。民主政治選舉搞得跟鬧劇一樣,有些不堪。
搞成這樣,主要因素在於在野三位候選人,都不夠資格擔任總統之職,政見和能力都飽受質疑,才會民調支持度如此之低。而且既然如此了,竟還要搞整合?這三人誰能服誰呢?誰又能讓誰服氣呢?
這三位候選人沒有一位被認為是具有治理國家之才,熟國家事務及未來之人,卻偏偏硬要整合,才會搞得雞飛狗跳。奉勸這三位候選人及相關政黨,如果真的搞不定,三位小豬兄弟找不到豬頭大哥,就不要硬拚整合了吧,美麗島民調也顯示藍營選民並非白痴,這次並不想棄保,小豬三兄弟就各自努力,本不是一路人的候選人整合起來就是四不像。侯郭配、郭侯配及郭柯配、柯郭配,能讓人想像出一個什麼樣子的治理組合嗎?未來政府組合是不是要亂成一鍋粥了,跟這次選舉過程一樣爆笑?但政府運作可以開玩笑嗎?不能吧。
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個性穩重,理論上應該整合其他在野黨的最可能人選。但侯在治國方面卻表現得胸無點墨,不僅藍營凝聚不起來,更難吸引中間選民,每次民調調查起來,藍營的凝聚力只有六成到七成,永遠不及賴清德綠營凝聚力高達八、九成,更別說年輕人及中間選民的支持度了。
侯五月被提名,迄今仍未請假新北市長之職,專心選舉,未免把總統大選看得太輕巧了,以為只要像過去無言而威即可,也難怪其他二位難以欽服於侯友宜之下,搞得在野分裂的重大原因之一。
至於柯文哲除了舌燦蓮花外,台北市長任內政績毫不出色,作風也令人捉摸不定,本來就難以被認定整合的首領人選,如今民調下滑,更別提提起整合之責。
但柯文哲可能有些冤枉,他也許只是想好好選舉,顧好自己的立委席次,壯大民眾黨而已,並無整合在野勢力的鴻鵠之志,當不當選總統也無所謂,偏偏遇上郭台銘這位纏人精,逼著他整合才能下架民進黨,讓柯文哲從過去口沫橫飛之人,近日成為默默的躲人精,平日活動只希望不要常常與郭董殊途同歸就好,否則還要莫名其妙被罰站25分鐘。
以柯文哲和郭台銘的作風和個性,說真的,兩人組合起來要如何運作,令人覺得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何況若從民調來看,柯郭配遠比郭柯配具有挑戰賴清德的優勢,再怎麼說也不該郭柯配,除非就是倚老賣老的禪讓政治邏輯才會要求這樣配。
既然在野三人現階段無法合作,就不要再唱整合大戲了,越唱越難看,唱到觀眾跑光光,得不償失,不如現在就各自獨唱吧,唱到能組合唱團再組,不能組就不要丟人現眼了。記得那句老話吧,「大位天定,不以智取」!
【作者 陳敏鳳/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