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悲歌頻傳 立委籲放寬外籍看護限制
近日台北市79歲婦人疑不堪長期照顧壓力,以膠帶纏繞身障兒口鼻致死,人倫悲劇讓長照議題受到關注。民眾黨團15日建議,政府可導入修復式司法概念,將「迫不得已的加害者」視為特殊狀況下的受害者;並放寬對外籍照護員的引入限制。
民眾黨立委賴香伶表示,修復式司法觀念可將被迫犯罪的加害者納入犯罪受害人的司法保護體系中,以修復人際關係、重建社會和諧,而非僅僅懲罰犯罪行為,才符合民眾黨團強調建立社會安全網的初衷。
捲動即可繼續閱讀內容
賴香伶表示,長期照護加重心理負擔,某些人可能因此選擇犯罪。為平衡刑罰及法理情,可新增「其他因不得已之事由」供法院就情況特殊的個案予以適用。但她也提醒立法須非常謹慎,避免濫用,應建立證明標準和評估機制,及廣納專家學者看法。
民眾黨立委吳欣盈說,統計到去年5月照服員9.2萬人,雖有增長但仍不足,政府須盡快「補破網」。移工是否納入長照體系,台灣主管移工的勞動部和主管長照制度的衛福部想法不同,造成長照困境,國發會應負責協調部會,全面盤點人口、醫療、長照、教育培訓等政策。
賴香伶也表示,照護人力持續流失,許多業者希望引入外籍照護員補缺口,卡在衛福部規定長照機構外籍人數不能超過本籍。她呼籲放寬外籍照護員引入限制,確保個案都能得到適當照護,提升照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