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嘉南百年水利與環境特展 即日起臺史博展出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即日起到明年的6月30日,推出雲嘉南百年水利與環境特展,將從八田與一的水利工事團隊,看他們如何完成跨雲嘉區域的大型水圳工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與氣象、水利、農業灌溉、文資等8個機關、民間及研究單位,以嘉南大圳為題合作共組水議題研究團隊,歷時3年多的研究成果--「流域共構:雲嘉南百年水利與環境特展」,即日起於臺史博盛大展出。台史博館長張博志表示,特展將帶觀眾從日常生活週遭的水圳、河川等水環境開始觀察,回顧百年來雲嘉南地區的水資源利用,是從清代利用自然環境地形的私有埤圳,到日本時代整併為區域型的水利系統;而當代則加入與環境共存、倡導水資源循環多次利用的永續觀。
張隆志表示,展覽呈現以八田與一為首的水利工事團隊,如何利用科學調查與數據資料,掌握地形、雨量等自然條件,並善用環境特色、就地取材,完成長達15,617公里、跨雲嘉南區域、供灌15萬甲地的大型水圳工事。
這次特展除了將許多知識科普化,轉譯為易懂的互動遊戲與生動的圖繪插畫,也匯集團隊3年多來從共學、共筆到共展的成果。展覽自即日起至明年6月30日,歡迎民眾踴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