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歧視/「除了保全清潔 沒能做的」
六十二歲何大哥為討生活四處求職,苦笑說「到處被潑冷水,已經不抱希望,學新技術也太晚了」。
據勞動部「一一一年中高齡及高齡勞動狀況」調查,六十五歲以上勞動力人口為卅八點二萬人,比十年前增加逾八成,去年六十五歲以上勞參率雖提升至百分之九點六二,但仍遠低於美、日、星、韓的百分之十九至卅七。
調查指出,四十五歲以上未曾有工作機會的中高齡及高齡失業者,遭遇最大困難以「待遇不符期望」、「年齡限制」、「找不到想做的職業類別」為主。愈來愈多高齡者繼續投入職場,卻受限年齡、薪資,找工作登天難,就算找得到,也可能只能從事低薪的勞力活、臨時工。
談起求職碰壁,六十二歲的何大哥苦笑地說「到處被潑冷水,已經不抱希望了!」做過車床作業員、飯店房務員的他,三年前因疫情被資遣,為了討生活,何大哥上電腦職訓課、考社區總幹事證照,卻因不諳電腦文書作業,加上打字慢,即便有社區雇用,但他缺乏自信,難克服心理障礙,做了半天就逃跑,哀嘆「除了保全、清潔打雜,沒什麼能做,學新技術也太晚了」。
因財務糾紛,黃小姐從衣食無缺的中小企業主成了無業遊民。六十五歲的她來到銀髮人才服務據點求助,因能言善道,想找電話行銷、客服工作,尋尋覓覓一年,卻總被「跟不上團隊速度」為由打槍。不願屈居體力活的黃小姐,花了很長時間調適心態,迫於經濟壓力,最後不得不放下身段,「將就」清潔工作。
新北市銀髮人才據點就業服務人員觀察,許多中高齡、高齡勞工能力佳,但是體能、反應是最常被質疑的,有雇主認為職場環境變化快,新型態產品推陳出新,長輩可能沒辦法跟上,隱形的「年齡歧視」無所不在。
除了年齡標籤難撕去,就服員分析,中高齡及高齡勞工對求職能力認知的不足,也導致他們輸在起跑點。他進一步指出,現在找工作必須具備豐富亮眼的履歷,以及應對進退得宜的面試技巧,但中高齡及高齡勞工往往停留在跟老闆談一談就能上工的既定印象,此外,對職業、職務想像模糊,誤以為行政工作相對輕鬆,忽略現在內勤工作必須兼具時間管理、聯繫接洽、文書作業等多工能力。
更多udn報導
飯店門把最好別掛「清潔吊牌」?專家警告:恐暗藏1危機
為什麼「早上10點半」去麥當勞用餐最糟糕? 前廚師揭意想不到內幕
失蹤3個月…阿金叼1窩寶寶回家求撫養 飼主看傻:跟老婆離婚逃回來?
減重後也沒消風!甜美女星上衣鏤空太性感 扣上扣子仍擋不住好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