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L》強度的續航。亞洲盃女籃3X3國家培訓隊

HJ Sports/孫傳賢

「3X3賽事的節奏很快,體能消耗也很大,甚至可能得面對一日兩戰的嚴峻考驗,所以,集訓頭兩週,就是不斷在體能與身體對抗環節給強度,畢竟,我希望最終帶出門的球員,都是能夠打硬仗的戰將。」

 

即將在7月初於新加坡開戰的亞洲盃女籃3X3賽事,由永仁高中教練時超傑領軍,從6月6日起在永仁高中展開集訓,培訓隊成員包含李吟娸(世新大學)、徐詩涵(臺灣師大)、鄭慧慈(文化大學)、林佳蓉(文化大學)、王玥媞(文化大學)、郭虹廷(文化大學)、黃巧鈞(文化大學)及陳芷英(臺灣科大),最終將從8人中挑選出4人出國應戰,時超傑直言,集訓期間的強度與續航力,將是決定最終名單的關鍵。

 

「3X3賽事要在10分鐘內不但進行攻防轉換,裁判對於身體碰撞的容許度也更高,因此,就算這些培訓隊球員都是UBA前段班勁旅們的主力戰將,也都需時時間來學習並適應3X3賽事的特殊節奏。」

 

從集訓第一天開始,時超傑除了安排每天上午約3個小時的體能、重量及投籃訓練外,下午3個半小時時間,則是以個人與團隊的進攻訓練為主,甚至安排與HBL乙級男籃隊伍進行實戰訓練。時超傑表示,進攻是3X3賽事的決勝關鍵,登錄上場的4名球員,一定都得具備強悍的單兵作戰能力,才有機會取勝。

 

「我挑選的所有培訓球員,幾乎都能夠一對一處理球,雖然3X3賽事中也會有戰術,但多數機會都要仰賴一對一個人能力突圍,所以,我們有很多一對一進攻訓練,甚至有1位進攻者,連續挑戰其他培訓隊員的『特攻』訓練,就是希望她們能夠持續對籃框構成威脅。」

 

為了掌握球員集訓狀況,時超傑無論訓練或練習賽,都會針對個人攻防表現與失誤等狀況進行紀錄,藉此做為挑選最終4人出國名單的依據。時超傑認為,相較於五對五,台灣應該更有機會在3X3賽場爭取佳績,他也期待若是能以這批培訓隊員為主體,進行更長期的集訓規劃,說不定有機會走出台灣女籃在3X3領域的嶄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