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人魚》:融入你我的世界,或區分你我的世界?|香功堂主影評專欄

《小美人魚》即便不被看好,仍吸引不少民眾前往電影院觀賞。(圖/迪士尼提供)
《小美人魚》即便不被看好,仍吸引不少民眾前往電影院觀賞。(圖/迪士尼提供)

真人版《小美人魚》有一點《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味道,人類畏懼海洋世界,海底王國討厭人類世界。在新版本中,愛麗兒不再是單純地對亞力克王子「暈船」,她在王子身上尋得相似的心情,關於身為「兒子、女兒、王子、公主」的責任,以及面對權威者(父母親)的無力感。動畫版的愛麗兒想盡辦法要讓亞力克吻她,如此她才能留在人類世界。真人版的海巫則小施咒語,讓來到人類世界的愛麗兒不記得自己必須在三天內親吻王子的但書。因此在這短暫的三天裡,愛麗兒展現出她對人類的好奇心,以及想要融入其中的「開放」態度。

女星海莉貝利(Halle Bailey)飾演小美人魚愛麗兒。(圖/迪士尼影業提供)
女星海莉貝利(Halle Bailey)飾演小美人魚愛麗兒。(圖/迪士尼影業提供)

這個劇情更動,決定了新版的高度。動畫版《小美人魚》的製作人兼作詞者霍華德.愛許曼(Howard Ashman),談到創作愛麗兒主題曲「Part of your world」的想法:「那是她的夢想,你不可以忽略電影的主旨,那是整齣電影的核心精神,要讓她唱出來,深刻地表達出重點:她想要變成人類,最後她真的變成人類,並且幸福快樂地生活下去,那就是她的願望。」新版以此為出發點,進一步讓愛麗兒的願望,變成她和王子的「共同」心願:跨越人與人(人與其他物種)之間的隔閡,想方設法成為彼此世界的一份子。

▲金獎影帝哈維爾巴登在《小美人魚》中飾演愛麗兒父親川頓國王。(圖/迪士尼)
▲金獎影帝哈維爾巴登在《小美人魚》中飾演愛麗兒父親川頓國王。(圖/迪士尼)

新版《小美人魚》也對「失去聲音」的情節作出解釋:聲音除了是人魚能力的展示,也是父母親要求孩子噤聲(乖乖聽話),以及拒絕聆聽孩子心聲的霸道,才導致一連串意料外的災難(就說新版劇情很有《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既視感)。很喜歡海王後來對愛麗兒說的一段話(雖然有些說教):「妳(愛麗兒)不該放棄聲音才被聽到。」展現父親(權威者)對女兒的歉意。

▲海莉貝利(右)演出《小美人魚》「愛麗兒」直呼美夢成真。(圖/迪士尼提供)
▲海莉貝利(右)演出《小美人魚》「愛麗兒」直呼美夢成真。(圖/迪士尼提供)

此外,真人版愛麗兒與亞力克的愛情故事,比起舊版要有說服力許多(例如他們都熱愛冒險、都想要去探索新世界、都有「囤貨」的習慣)、吉姆爵士也比動畫版要有實感(亞力克有吉姆爵士擔任他的良師,愛麗兒則有賽巴斯丁在旁輔佐)、打敗烏蘇拉的不再是王子的英勇之舉(英雄救美),而是愛麗兒和亞力克「聯手」克敵(男女平等)。

▲真人版《小美人魚》海莉貝利(左,飾愛麗兒)、喬納霍爾金(飾亞力克王子)在片中大談禁忌戀。(圖/翻攝自迪士尼影業YouTube)
▲真人版《小美人魚》海莉貝利(左,飾愛麗兒)、喬納霍爾金(飾亞力克王子)在片中大談禁忌戀。(圖/翻攝自迪士尼影業YouTube)

真人版《小美人魚》有針對舊版的一些問題作出修正,而且改得不差,但它還是有讓我感到可惜的部分:

(一)烏蘇拉一角依然扁平,沒有太多地改進(變成心懷怨念的妹妹想盡辦法要報復兄長),兩個版本相較,我還是喜歡舊版烏蘇拉更多, Melissa McCarthy 把這個角色演得太張牙舞爪,少了動畫版既慵懶又掌控全局的魅力;

網友大讚飾演烏蘇拉的瑪莉莎麥卡錫「很有魅力」。(圖/迪士尼提供)
網友大讚飾演烏蘇拉的瑪莉莎麥卡錫「很有魅力」。(圖/迪士尼提供)

(二)新版增添的幾首新歌,並沒有為電影加到分數,反而有些拖到影片的節奏(或許是我還聽不慣的關係吧);

網友點出海莉貝利在《小美人魚》中的妝髮問題。(圖/迪士尼提供)
網友點出海莉貝利在《小美人魚》中的妝髮問題。(圖/迪士尼提供)

(三)《小美人魚》的字幕是不是沒有依據中文版和英文版的不同作出調整?我看的是英文版,卻覺得歌詞跟字幕好像對不太起來,例如唱到「Part of your world」時,歌詞的翻譯卻是「互相依偎」?

▲真人版《小美人魚》海莉貝利(左,飾愛麗兒)、喬納霍爾金(飾亞力克王子)在片中展現歌喉。(圖/迪士尼)
▲真人版《小美人魚》海莉貝利(左,飾愛麗兒)、喬納霍爾金(飾亞力克王子)在片中展現歌喉。(圖/迪士尼)

觀賞《小美人魚》前一天,先在串流平台重溫動畫版,看到廚師和螃蟹賽巴斯丁一幕時,我跟朋友說:「我覺得新版不會保留這場戲。」一如預期,真人版確實將廚師一角給刪除掉。刪掉的理由或許是覺得廚師支線太過多餘而且對推動劇情沒有幫助。又或者,是覺得廚房一幕太「殘忍」,小朋友看到銀幕廚師剁魚頭、拔魚骨,會嚇得驚聲尖叫?這也是近年迪士尼真人版作品常見的問題,意識形態到底是變得「進步(更在乎不同族群的觀感)」或是變得「保守(政治正確至上)」?就像愛麗兒的姊姊們來自七大洋,她們的膚色各不相同,這是要破除白種人的殖民印象,或其實是迪士尼(好萊塢)想盡辦法要把不同族裔全部涵蓋在內,藉此討好全球觀眾?

▲《小美人魚》亞力克王子(右)真實身分曝光,他是被黑人皇后給領養的。(圖/迪士尼)
▲《小美人魚》亞力克王子(右)真實身分曝光,他是被黑人皇后給領養的。(圖/迪士尼)

老實說,入場觀賞《小美人魚》,已經無可避免會掉入:你是支持或反對迪士尼的二分法。支持的人渴望電影票房大賣,這樣可以開酸反對者。反對這部片的人,也期待電影的票房越淒慘越好,準備給支持者一個教訓。想想真諷刺,《小美人魚》講兩個不同族群的人,努力融入彼此,找到對話的空間,但現實世界的人們卻是各說各話,誰也不讓誰(不同意見的彼此都想要對方閉嘴,大家都聽不進彼此的聲音)。

▲《小美人魚》導演勞勃馬歇爾,被「愛麗兒」海莉貝利試鏡時的歌聲迷上感動落淚。(圖/迪士尼)
▲《小美人魚》導演勞勃馬歇爾,被「愛麗兒」海莉貝利試鏡時的歌聲迷上感動落淚。(圖/迪士尼)

「好萊塢的政治正確是一種進步,或是一種偽善的保守」是一個值得討論與反思的題目,只是太多的討論都跟政治正確無關,倒是跟外貌(膚色、長相)有關。但仔細想想,群眾對於女主角(Halle Bailey)的膚色與外貌大肆地攻擊與嘲諷,確實是過去幾年女性與種族議題所衍生出來的反應(受夠政治正確的群體或自覺受到壓抑的群體)。

《小美人魚》「愛麗兒」海莉貝利(路透社)
《小美人魚》「愛麗兒」海莉貝利(路透社) (Mario Anzuoni / reuters)

即使如此,我還是想說:《小美人魚》上映前產出的大量攻擊言論令我深感不舒服:不管是嘲笑 Halle Bailey 的皮膚被曬黑或是遭到海水污染、她的眼睛很開很像某種魚類、或是暗示她的外貌不吸引人,能夠當上女主角一定是後台很硬等,這些言論都只是在發洩情緒,並非真得想要討論議題。

《小美人魚》喬納霍爾金、海莉貝利在片中浪漫談情。(圖/迪士尼提供)
《小美人魚》喬納霍爾金、海莉貝利在片中浪漫談情。(圖/迪士尼提供)

我不知道《小美人魚》事件會帶來怎樣的後續影響,也許電影上映後,話題會慢慢回歸到對文本與議題的討論,不會再有一堆人以攻擊他人的外表為樂。也或許這個事件已經造成傷害,訕笑與仇視的言論只會變本加厲,越演越烈(等待下一個可以被酸的對象出現)?自以為是的幽默最是殘酷,我們大概都懂得這個道理,但往往,我們正是去放大這樣殘酷行為的執行者。

movie_id:14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