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球星參加國際賽 對下球季表現是好是壞?

原文作者: eloveb3321

2016里約奧運,出征前遭到揶揄為Team USB的美國隊,最終金牌戰30分痛擊塞爾維亞,成功奪下金牌。

跟美國女籃奧運驚人的六連霸相比,男籃的三連霸只能算是小巫見大巫。只是不管怎樣,在籃球越來越國際化的現在,能讓K教練最後完美的功臣身退,美國男籃眾家球星真的表現不俗。能代表自己國家出征是一項榮譽,站上金牌頒獎台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參加國家隊必須付出代價。對於高薪的NBA球員來說,這個代價就是他們的身體。

這次掛頭牌的Kevin Durant,奧運八場下來打了230分鐘,全隊第一,每場28.8分鐘。第二操勞的球員是最資深的Carmelo Anthony,總共打了186分鐘,每場23.3分鐘。第三名是打完冠軍賽七場的Kyrie Irving,打177分鐘。出場時間最少的球員,是行李小弟Harrrison Barnes,總共只打了31分鐘。接著是暴龍的DeMar DeRozan還有勇士的Draymond Green,都只出賽78分鐘。

在競爭激烈的奧運中,每一分鐘都是損耗。對這些球星的母隊來說,最擔心的就是球員會不會受傷,以及身體能否有充分的休息準備下個賽季。NBA球員必須經歷82場的季賽,有的人還會跟著球隊在季後賽征戰。經過了漫長的球季損耗後,再加班打國際賽,會讓人擔心他們的身體能否負荷。

這次美國隊有四人打到冠軍賽,分別是金州勇士的Klay Thompson,Draymond Green加上Harrison Barnes,以及騎士Kyrie Irving。最操勞的是金州勇士兩位主將,他們例行賽加上季後賽總共出賽了104場,高居所有球員之冠。Kyrie Irving季賽曾經有受傷過,加上季後賽只打了21場,總場數少很多。美國主將Kevin Durant季賽打72場,加上季後賽18場,總共打了90場高強度的NBA籃球。打了這麼多場球,又參加奧運集訓,對球迷而言最怕看到喜愛的球星,下個球季因為身體出狀況而表現衰退。

只不過,暑假加班打國家隊,到底會不會影響球員下季表現?在回答這個問題前,不得不面對的是球員只要出賽就有風險。像溜馬的當家主將Paul George,在2014年美國自己的分組對抗賽上受到重創,差點籃球生涯都毀了。除被迫退出國家隊外,更讓他2014-15年的球季幾乎報銷,直到季末才回來。當家主將的受傷,讓前一年在東區冠軍戰跟熱火激戰六場才敗北的溜馬,隔年根本沒打進季後賽。靠著Paul George本人的努力和球團的耐心,他重回球場並找回狀態,溜馬也重返季後賽。但是這類故事是每個球隊老闆心頭的痛,球星因為參加國家隊受傷,整個球隊因而空轉一年。

除了直接的受傷外,理論上來說,球員可能因為暑假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在下一個球季表現不佳,甚至出現傷勢困擾。這種反應相當直覺,但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

答案並非如此,美國隊成員下一季的表現非但沒有變差,甚至還是成長的。根據2014年的研究,針對美國隊成員隔年每分鐘的產值,以PER還有WS/48這兩個數字來看,披上星條旗的球員表現比會比開季前預測好。根據今年之前的數字,用BPM來檢驗,結果也是如此。平均來說,美國隊的成員參加完重大國際賽後,平均會比預測好上0.4BPM。強度更強的奧運會後,最好的會比預測好上0.7BPM。

BPM是Box Plus Minus的簡稱,分為攻擊和防守兩塊。BPM是一個估計值,計算一位球員經過轉換後,在平均水準球隊的貢獻,數字越大表現貢獻越大。為了讓各位讀者對於BPM的量尺有個概念,本季NBA的BPM之王是MVP得主Stephen Curry,整季打下來BPM高達12.5。0.4的BPM看似不多,但看看本季聯盟BPM排名第二十的DeAndre Jordan的數字是3.4,就知道0.4不是一個可以輕忽的數字。

只不過,因為上面的估計是每分鐘的產值,所以球員如果因傷缺陣的話,數字會失真。所以底下採用另外一個方法,用WAR來代替BPM(WAR全名為Wins Above Replacement,是進階衡量球員價值的方式,數字越高價值越高)。WAR代表球員該季總貢獻,不只有球員的效率,出賽的場次也會影響WAR的大小。

美國隊第一次用NBA球員打國際賽是1992年,所以季賽的預測從1993年開始。本屆奧運會不算,上次打國際賽事2014年的世錦賽,所以最後一年是2015年的預測。我們用1993到2015歷史數據跑回歸,得到的結果是美國隊員表現得更好。

在模型中,參加美國隊的球星們,平均隔年預測能創造6.9的WAR。但是實際上的數字,是8.4的WAR,而且跑出來的差異在統計上是有顯著意義的。用WAR這個量尺來評斷球員的話,有65%的球員在參加完國際賽後,表現優於平均。

圖中左半邊綠色表示實際表現優於預測,右半邊表示實際表現比預測差,中間的分隔線表示實際和預測的WAR相同。表現優於預期最多的,以2008奧運會後的Wade還有LBJ為代表。至於那35%表現低於預期的球員中,以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後的O'Neal為代表。

這樣的統計結果,並不直接表示參加國際賽會讓球員表現更好。雖然有些球員說,參加國際賽讓他們的技術或是觀念更進步,但這通常是個別球員的意見而已。這樣的結果,可能只因為美國的成員大多很年輕,在生涯前期爆發的機會本來就比較高。或者是美國在選人的時候,本來就會選擇天份較高,比較容易有爆發性成長的球員。也有可能,是最後能代表國家出征的球員,是那些經歷漫長季賽還能挺住的球員,身體本來就比較健康。

但在考慮過這些可能性後,統計數字告訴我們的結果跟直覺相反。即使身體沒辦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參加國際賽後,球員的表現通常會比預測的來得更好!


更多奧運男籃回顧:

2016奧運:失落的綠巨人,Draymond Green

2016奧運:美國沒有變強,而是各國變弱

2016奧運:美國隊史得分王:Carmelo Anthony

2016奧運:美國男籃隊的基石,被低估的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