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專欄】快艇的問題不在威少身上 而在於他們對超級球隊的迷戀

「Russell Westbrook永遠不會成為John Stockton,這事不會發生。我們都希望看到Westbrook一直做自己,他是聯盟中最無畏的競爭者之一,他能帶來很多東西,也會毀滅一些東西。」在NBA 2012年總冠軍賽第5戰,奧克拉荷馬雷霆浪費了威少砍下43分的夜晚,最終輸掉了那個系列賽之後,當時還是ESPN記者的Bill Simmons寫下了這一段文字。

他是史上最雙面刃的球員,他的激情和運動能力能撕裂對手,他的不理智和「殭屍跳投」也可以摧毀自己。

Russell Westbrook加入洛杉磯快艇後,球隊近期戰績並不好。(Photo by Matthew Stockman/Getty Images)
Russell Westbrook加入洛杉磯快艇後,球隊近期戰績並不好。(Photo by Matthew Stockman/Getty Images) (Matthew Stockman via Getty Images)

0勝5敗,這就是Russell Westbrook加入新球隊後的成績。他在洛杉磯快艇的生涯,才剛開始就幾乎已經宣告失敗。

Westbrook為什麼不能再打出有統治力的比賽?原因是比賽已經發生變化了,這可以用簡單的數學來解答。

Stephen Curry生涯場均出手8.9次三分球,命中3.8球,命中率為42.8%,也就是說他每場能以這個效率在外線得到11.4分。那麼若以Westbrook兩分球的效率來看,他要出手幾球呢?

威少生涯兩分球命中率為47.1%,他必須要出手12.1球,才能達到這個效率。Curry只投約9球,而Westbrook要投約12球,這就是3個進攻回合的差距了。而若前者要達到後者的效率,他至少要將自己的兩分球命中率提升到63%。

效率低下會導致球隊的容錯率變差,可調整性也更少。當然,快艇也許可以嘗試去做一些改變讓威少打得更輕鬆,但相對應的就會壓縮其他球星的發揮空間。而在他已經不具備扮演頭牌能力的情況下,球隊為什麼要削足適履?

對戰金州勇士時,Russell Westbrook完全被放投。(Kelley L Cox-USA TODAY Sports)
對戰金州勇士時,Russell Westbrook完全被放投。(Kelley L Cox-USA TODAY Sports) (USA Today Sports / reuters)

以昨天的比賽來說,金洲勇士守一個半聯防式的戰術,目的就要最大化的壓縮禁區空間,讓Kawhi Leonard及Paul George打起來不舒服。當威少在兩翼時,他的守二三;當威少去底角時,他們換三二。總之,守威少的那個人永遠沉退,與其他人形成局部的多防少。這就使得快艇球員在切入的路徑上,除了本身的防守者之外,幾乎總是有至少一個人在等著協防,這樣進攻效率當然高不起來。

而在防守層面上,Westbrook對於球隊的傷害可能還要更大。因為如今的籃球,攻防都是一個整體,進攻端無法殺傷對手,防守時就要挨揍。而從休士頓火箭到洛杉磯湖人,再到快艇,在進攻端能激活威少的方式,也沒有什麼新意,就是加快節奏打轉換,同時主打小陣容,給他拉開空間。但如此,要拿出有壓制力的防守,基本上是天方夜譚。因為你壓不下節奏,代表球員很難及時落位,打出戰術設定;打小球多數時候意味著護框能力糟糕。快艇這5場比賽,平均給對手攻下132.2分——包括一場聯盟史上第2高總得分(175比176)的史詩戰役。

這和Draymond Green在勇士的情況完全不同,他們的確都投不進球——Green的三分甚至還更慘一些——可是Westbrook是一名後衛,那是現代籃球中最充滿進攻天賦的一個位置,你站了缺、但沒打出相應的火力,那就是負作用。而Green真的能做到從1守到5,而且在進攻端也不佔球權就能發揮作用,他是史上最佳的小球內線之一,很可能僅次於LeBron James。這是這兩人根本上的區別。

威少已經不是明星球員了,若你說的是一支季後賽球隊,那他現在很可能不是一名水準以上的輪換球員。因為他無法證明自己能和另外一名/多名球星產生正面的化學反應。

但...16投12中,攻下27分10籃板、正負值+10,對於一名簽下78.5 萬美元底薪合約的球員來說,你沒什麼好苛求的了。「That boy competed tonight.」。在今日對上國王的比賽,威少像是《力挽狂瀾》中Randy 'The Ram' Robinson那樣帶著怒氣去進行一場捍衛尊嚴的戰鬥。比賽結果是讓人失望的,但這樣的人我們應該允許他們體面的離開擂台。

和在湖人時的情況不同,那時候Russ的薪資是4629萬美元,為全隊最高,他必須打出相對應的表現。

我們可以說,威少從來就只是威少,他沒有克服那30%的缺點——防守魯莽、出手選擇不佳、投不進外線。之後隨著年紀增長,也失去了一些積極的東西。但問題應該是:為什麼在經歷了火箭、華盛頓巫師和湖人的「檢證」之後,快艇依然決定在季中簽下這樣一名風格強烈、難以配合的前明星控衛。

整個賽季,快艇的進攻都不穩定,他們跳投過多、切入的質量卻不夠,沒能製造足夠好的空檔,經常因此而陷入得分荒。他們確實需要一名控衛,打出2021年Reggie Jackson在季後賽時的表現,但管理層當時想要的並不是威少。

可是Paul George希望他來,所以他來了。因為球星的一句話,快艇高層就放棄了他們經過計算和討論後的結果,以及輪換和戰術原則。這就是我們所處的時代。

但是,《The Ringer》節目主持人Ryen Russillo說得簡潔有力:「為什麼一定要三巨頭呢?」

在「決定」之後,所有球隊都陷入了迷思,彷彿一定要有一支超級球隊才能奪冠,但事實證明能走到最後的「三巨頭」,僅僅只是因為隊內有LeBron James和Stephen Curry。3名頂薪球員幾乎一定會發生排擠效應,除非這3人真的是天賦異稟,否則效果往往一般;另一個原因是,組建三巨頭要大量消耗球隊的資產,使得陣容深度降低,失去活力。

Westbrook就是最頂型的「超級球隊副作用症候群」的代言人,他薪資太大,會卡死球隊操作空間;他拿過MVP、完成過非凡成就(多次賽季場均大三元),但現有實力又和其名聲不符,球隊調度上很難將其邊緣化。最後,他很容易吸引一些球星產生判斷失誤,要求球隊將其購入,先是James Harden,再來是LeBron和AD,現在是George。

威少是在場上造成了負面的影響,但那不是他的錯。如果你簽下1名球員,但又不允許他發揮自己所長,那你當初為何要將他帶來這裡?總不能把螺絲拴在不符合尺寸的孔中,對吧?

Russell Westbrook(圖右)再與Paul George攜手。(Photo by Ezra Shaw/Getty Images)
Russell Westbrook(圖右)再與Paul George攜手。(Photo by Ezra Shaw/Getty Images) (Ezra Shaw via Getty Images)

快艇隨隊記者Farbod Esnaashari基本說到點上了,「威少已經按照球隊的要求做了,但是現實就是,在賽季中進行這樣的陣容重整太晚了。快艇無視Terance Mann的進步,鋌而走險,讓球隊的輪轉和節奏都被打亂了。」

讓人有些厭煩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有球隊試圖無視籃球的本質,輕視5個人在場上的化學反應,而希望粗暴的用堆疊天賦的方式速成奪冠。儘管失敗的案例已經如此之多。

沒人知道George為什麼突然想拍《四海好傢伙》,要在球隊正步上正軌時找來Westbrook——更讓人不明白的是,Lawrence Frank等高層也同意了。實際上,快艇這3個賽季以來最主要的問題和布魯克林籃網一樣,就是沒有讓主力陣容打足夠多的場數。

或許,他只是想要證明僅憑他們的天賦就能取得成功,就像在2018-19賽季時,外界不少人也認為僅憑威少和George,雷霆就能闖過首輪一樣。但那件事從來都沒有發生。

【Yahoo運動專欄】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春天踏青來雙運動鞋吧◢

👉早春運動風!運動用品下殺5折起

👉Nike驚喜福袋限量發售

精采運動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