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熱身賽在深圳的美麗與哀愁

NBA中國賽行之有年,雖然只是季前熱身賽,但也總是盛大開戰。NBA中國賽選在上海,一點都不令人意外,畢竟是最大城市,也是資源最多之處,但深圳呢?

NBA主席Adam Silver不諱言的說:「來深圳,最主要是因為贊助商。」深圳不一定有比別人好的賽事經驗,深圳不一定有比別人好的環境,甚至也不一定比其他城市盛行NBA,但「錢」和「市場」確實是能推動NBA青睞的誘因,也令人萬分感慨。

10月11日,深圳迎來了他們首度主辦的NBA熱身賽,有好、也有壞。

這次比賽的地點在深圳大運中心,由於是世大運規格,場館外型、大小、容納人數以及設備其實都沒話說;雖然這個場館非常偏僻,周圍幾乎沒什麼觀光勝地,但總之「場內」完全合格。

2009年和2013年NBA都曾來過台灣舉辦NBA台北賽,台灣向來能夠撐起場面的也就是小巨蛋了;小巨蛋場館就算OK,但腹地不夠大,連舉辦賽後記者會、也要縮在停車場旁邊的空地,其實略顯不便。深圳的記者會也在場館內某處空地,但寬敞夠支撐眾多的中國媒體人數以及外來記者。

NBA的比賽,「技術面」絕對沒問題;球員的表現,球團的自我要求,賽前練習,比賽投入程度等,都不會差到哪裡去。深圳的這場比賽,雖少了Chris Paul的身影,但戰況仍可稱上精采。

但不足之處呢?

常常感嘆,中國市場大,論「錢戰」、「人戰」台灣一定輸,但硬體比不過別人,小地方總是要拿出「軟體」競爭力,用在體育賽事中,那就是對整個比賽的流程規劃掌控程度了。

或許因為深圳首次舉辦,現場動線可說是一片混亂,很難想像NBA的賽場旁邊,會允許球迷直接衝進場內。有個NBA外國人主管,坐在記錄台桌邊,被衝到球員身邊的民眾嚇壞,大吼「get out!」,這樣的場景上演不下八十次。

場內網路堵塞,甚至連手機訊號也因為場館太過偏僻,而收訊完全消失,也成了現場媒體、球迷一大困擾。跟深圳在地媒體聊天,他們也坦白:「第一次辦,其實有點慌亂,你若去了上海,會好很多。」

NBA來到了深圳,有美麗也有哀愁。但反過來思考,至少這座城市還能擁有從教訓中學習經驗的機會,畢竟一回生二回熟,等下一次、再下一次,他們或許就能成為NBA常駐的地點,而台灣呢?

image

(林書豪參加關懷活動,現場沒管理,所有球迷一擁而上。攝影/費恩斯@深圳)

林書豪被中國球迷視為「地主」,他的中文能力和背景當然是原因,但畢竟他和台灣的淵源仍深切;但光有「林來蜂」的粉絲加持不夠,NBA全球化之後,當然是向「錢」看,不僅是企業、甚至到媒體,對岸市場都遠遠超過於台灣。

連「籃球之神」Michael Jordan都相隔11年來到中國,造訪深圳、下站前往上海。Michael Jordan受訪時直話直說:「未來,NBA球員會有更多機會來體驗在中國賽的滋味。」不免惆悵,若有願意打造NBA市場的企業投入,或許再見到台北賽時日才能來臨吧。

image

(喬丹受訪談NBA到中國。攝影/費恩斯@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