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4貨運給利 華航全年獲利挑戰百億
趁著客運雙高行情,華航上半年、第二季獲利分創同期、單季新高,第三季暑假旺季可望續創單季獲利新高,接下來看第四季邁入傳統貨運旺季給「利」,法人估,華航全年獲利有機會挑戰百億元紀錄!
華航資深副總陳奕傑4日表示,華航客貨並重,預估第四季客運高票價、高載客率將維持,加上近期航空燃油價格每桶在110~120美元,為可接受範圍,三大營運元素都已定調,接下來只盼第四季貨運旺季到,衝高獲利,樂觀期待衝刺今年獲利百億元目標。
華航歷史獲利高點為2010年的106億元,其次為2021年獲利93.8億元,主要靠貨運在疫情期間賺到超額利潤。今年第二季獲利32.94億元、累計上半年獲利達46億元,累計前七月營收突破千億元達1,064億元、年增22.2%,但目前載客量約2019年水準的一半,亦即還有成長空間。
另在業外收益,華航啟動機隊汰舊換新計畫,今年已售出7架747-400F貨機,估計總售價不超過1.8億美元,獲利1,033萬美元以內(約合新台幣3.17億元)。
除搶賺高運價,航空業負擔最重是燃油成本,近期航空燃油價格回升,永續燃油SAF成本更是一般燃油的3倍之多,投資人擔心高油價會不會侵蝕獲利?陳奕傑分析,今年以來油價比去年低,且都在業者可接受範圍,加上目前票價高於疫前3~4成,歐美線甚至超出5成,足夠cover燃油成本,還有不錯獲利。
華航預估高票價至少延續到2025年,因應後疫情時代旅運需求反彈強勁,誰有飛機誰就能賺到高票價,已規畫擴充機隊運能,為充實即戰力計畫引進4架A350-900租機,且鎖線經營,聚焦北美等高收益市場,首架租機最快明年第一季加入營運,屆時A350機隊將達15架規模,搭配10架777-300ER,共同擔綱長程航線主力機種搶賺高運價。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大啖低軌衛星通訊元件訂單 昇達科11月每股賺0.34元
明年電視面板出貨估減3%
工商社論》論海外就業劇減二十多萬人的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