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J and others》 重述《羅密歐與茱麗葉》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臺中國家歌劇院「遇見巨人」系列《R&J and others》24至26日小劇場首演,新銳導演陳品蓉、吳子敬聯手,透過雙導演的創新手法與觀點,結合綠色劇場概念,融合當代生活情境,重述莎翁愛情故事《羅密歐與茱麗葉》,打破觀眾對經典劇作的想像,賦予舞台新風貌。

臺中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表示,《R&J and others》為歌劇院全自製節目,是一個限定命題的作品,依循英國「Theatre Green Book」指引,呼應永續觀念,運用歌劇院過往製作的舞台布景、道具重製再利用。莎士比亞和《羅密歐與茱麗葉》一直是推動劇場前進的巨人,這次2名新銳導演透過6位演員,找到重新述說經典方式,向經典、大師致敬,也希望對現代觀眾有所啟發。

流傳400多年的愛情故事《羅密歐與茱麗葉》,彰顯海枯石爛的愛情可以克服一切仇恨,羅茱成為戀愛至上的典範,要如何翻玩出新意?吳子敬及陳品蓉共同執導,以當代視角重新拼貼莎劇經典,這次茱麗葉會選擇愛情還是麵包?面對放逐和苦難的羅密歐,是否還能維持初心?一位羅密歐撞見三位茱麗葉,當愛結合的那一刻起,在命運百般追趕,所有的遭遇都是對忠貞的考驗。

吳子敬擅長整合,上半場著重勇敢去對抗世界的愛情;陳品蓉擅長拆解,下半場看到的是無可抵抗的命運。上半場有莎劇觀眾熟悉的陽台會、奶媽跟神父的穿針引線,下半場則從400年後的茱麗葉回看,讓故事場景像記憶般重現。

吳子敬說,為了讓觀眾更有共鳴,劇中選用的語彙都蠻現代的,神父像個奇葩,對年輕人來說既是知音又像長輩;另外還會有3個茱麗葉在舞台上,用大段獨白呈現她的愛情觀。

陳品蓉說,海枯石爛的愛情,很難適用於現代人,但羅茱的故事不只是純愛,透過400年後的茱麗葉來看,雖然她的時代過去了,但是隨著世界的擴張,帶來了更多的戰爭跟仇恨,至今仍未化解,因此她的使命還未完成。

《R&J and others》用當代語境重述莎翁經典《羅密歐與茱麗葉》。(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R&J and others》透過6位演員,找到重新述說經典方式,希望對現代觀眾有所啟發。(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R&J and others》以當代視角重新拼貼莎劇經典。(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臺中歌劇院全自製節目《R&J and others》結合綠色劇場概念。(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