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L第八隊

超級籃球聯賽SBL領隊會議今天(19日)再度討論是否增加第八隊,原則上要等2018-19球季和目前轉播單位合約結束後,才有可能讓第八隊加盟,而加盟門檻,需付出至少7000萬台幣權利金。

今天台灣籃球最驚悚、駭人的大新聞是:SBL第八隊加盟權利金7000萬,最快加盟時間在2018-19球季。

7000萬是今天SBL超籃領隊會議和中華籃協共同會商出來的決議,細節還要討論,包括企業屬性、長期經營的意願和營運規畫,未來都還會再研究。

7000萬高不高?符不符合市場?見仁見智,用高門檻擋下一些只想來玩票、插旗、短期投資的球團,未嘗不可,如果沒有真正有實力的企業和實力、經營、團隊做為後盾,沒有第八、第九隊,可能對SBL發展更好。

我會用更多角度和文化、市場層面,去看第八隊和7000萬這個決議。

七隊做了什麼?

第八隊要繳交7000萬加盟權利金,應該不能說,更不適合公開,不管只是討論,還是已經定案。因為兩年後的台灣籃球情況,以及市場、市值,SBL可能跌落到什麼程度,或者上漲上揚,有沒有球團、企業玩不下去或不想玩解散了,一切都是未知數。

今年營運情況和人氣比去年更差,目前看來,新一季也很難更好。

講難聽一點,台灣籃球這個環境和市場,被中華籃協和七隊愈玩愈回去,餅愈做愈小,觀眾人數比8年前少了近一半,怎麼還好意思談7000萬權利金…

對台灣籃球和SBL這聯盟來說,新球團首重「大企業」,有雄厚財務「實力」,有永續經營的理念、專業團隊和堅持,那比7000萬更核心、更關鍵。目前SBL的球團、企業、經營,可能有無法跟上經營腳步、規格、節奏的,是否該被淘汰或檢討,應該比討論多少權利金更迫切、也更重要。

七隊都在長年投資,這是苦勞、心血和燒錢,但如果七隊一年近三億的大投資徒勞無功,台灣籃球市場愈做愈小,人氣愈來愈弱,產業不升反降,聯盟形象和SBL品牌都未能打造出來,那是不是該好好想想如何重建產業和品牌,不是談什麼權利金。

中華籃協做了什麼?

SBL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專業經營管理團隊和全責負責人,負責經營的是中華籃協,中華籃協用業餘心態、手法、觀念來經營SBL這樣一個職業或半職業聯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經營態度,SBL毫無生氣。

七隊一年投資近三億,結果產值、人氣、觀眾、產業、形象、品牌都在萎縮,這樣正常嗎?

SBL不一定要職業化,台灣籃球也未必要職業化,但不管是SBL玩法還是成立職籃,都需要有一個「專業專職的經營團隊和負責人」,負責賽務、行銷、公關、媒體和廣告、球迷服務,要有投資眼光和策略,要能統合資源,並且做出決策和效率,這個產業才能升級、做大,並且做出市場和願景。

中華籃協繼續用現在SBL的經營組織、結構再玩兩年,SBL市場應該就是癱在那裡,產業就是一灘死水,稍好一點點,那是運氣,很難長久,再壞下去,機率很大。

球迷需要服務和關心,媒體需要被重視和運用、整合,產業需要有經營行銷策略,市場客戶需要細膩服務和開發,經營團隊也要能有效調動七軍並做出紀律,重塑聯盟品牌和SBL形象。

那都不只是場館問題而已。

做籃球事的相關人士,請加加油吧,這樣下去,未來會很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