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人選之人-造浪者》:非天選的民主,當然是人多嘴雜也包羅萬象|太空小姐影評專欄
台灣人熱愛選舉,而且在近幾年是不同於其他國家,台灣老中青各年齡層都有激進狂熱份子,這也讓我們獨有的選舉造勢場合更加火爆、鼓譟。台灣的選舉文化獨特到《人選之人-造浪者》問世後,我們才驚覺怎麼先前沒有人拍攝以此為主的本土台劇?而《造浪者》的目光並非聚焦在台上那些大聲疾呼的候選人,而是台下操盤的幕僚,這也讓本劇用更加聰明的方式展現說故事的技巧,因為幕僚不是明星,他們是能左右大局,同時也是手中握有選票的選民。
《造浪者》全劇只有8集,卻囊括了新住民、動保、環保、廢死、同婚、性騷、權勢性侵、數位性暴力等議題,當然台灣選舉還很愛炒兩岸主權議題,但或許為了避免模糊焦點而捨棄。除了這些題目輪番上陣銜接之流暢,本劇還要讓大量的角色一一被觀眾認識並且喜愛,這考驗的完全是編劇田調功力與縝密的編寫;另外導演調度場面,無論是盛大的與細膩的都逃不過如今嚴苛的觀眾視野。
當然選角指導與目前台灣影視圈一眾優秀的演員也紛紛在劇中貢獻累積多年的實力。謝盈萱不僅要演繹敗選返回黨中央的文宣部副主任,平時發言人的氣勢與口條要出來,她還得扛起同性戀人、父女心結以及義氣上司的角色;而王淨飾演懷著神秘背景的伶俐黨工,在自剖與戴立忍飾演的副總統候選人之間的畸形關係,氣場絲毫沒有被鎮壓,反而兩人擦出極具吸引力的化學效應。
當屬全台近期的「斯文敗類」代表,戴立忍無論在《黑的教育》耍狠或《造浪者》耍變態總自帶說服力,令人不得不聽從;而黃健瑋夾在家庭與事業兩面不是人,頂著主任頭銜,對上司要處理抽油水關係;對家庭還要找到令老婆心灰意冷的原因,往往處理堅毅角色游刃有餘這次改演求饒型窘男也充滿趣味。《造浪者》配角群也十分優秀,即便有的角色也沒幾場戲,團隊仍找硬底子演員加入,讓過往綠葉角色總讓觀眾出戲的狀況降到最低,免去硬傷、將條件與資質調和到全劇一致,這已是《造浪者》最大功勞,同時也是能讓觀眾一次刷完8集的關鍵原因。
在議題堆砌與處理上不難摸出編導的立場,這對大部分的台灣現況來說或許相當貼合,但某程度也惹怒不同想法的群眾。然而這也是無可避免,就如廢死題,大家心中都有不同見解,但就如賴佩霞飾演的總統候選人只能先打迷糊仗,搬出「民主難道是一個人說的算嗎?」說詞來平緩立場相左那派人的抗議。而謝盈萱、王淨所主攻的性騷、數位性暴力議題等,則因本劇更加推動、喚起性別意識,「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好不好?」無形中也鼓舞隱形的被害者。
幕僚是一群為理想、信念而拼命的人,有像潘綱大飾演的前社運份子,當然也有廖梨伶飾演的資深黨工萬事通。他們每天關注新聞、記者會,當對手陣營失言、失職、出紕漏當然也要緊追狂打,《造浪者》是有那麼一點過於理想化,但當人人都覺得政治很黑暗、骯髒時,能有一束光照進來不也很好?
如前頭所說,「民主難道是一個人說的算嗎?」往外看看中國影視圈是不可能出現這樣的劇種,而《造浪者》在對岸也不見蹤影。台灣即便是鬧哄哄的,民主是人多嘴雜,但也包羅萬象。《人選之人-造浪者》仍以其劇名帶出核心價值-不管你是誰,你都是人選而非天選的,沒有那麼偉大。當我們的土地能孕育出這樣的台劇,在政治泥巴戰中洗清了汙濁,挖掘幕僚平實、專業卻可愛的職人面向,當然也象徵著我們擁有更高的創造力與自由度。
延伸閱讀:《人選之人》專題報導
👉專題|讓大陸觀眾羨慕: 台劇的深度!《人選之人》正港台灣之光引發大陸網友留言!
👉專題|《人選之人》成功背後的強大團隊:製作人林昱伶分享製作血淚過程
👉選舉題材戲劇 造后者、人選之人 超級比一比!更多選舉題材電影全都錄
movie_id:1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