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玠柏取得亞巡賽種子權談起

各大巡迴賽陸續在收尾,其中最多台灣選手參加的亞巡賽,進入最後三週的保卡壓力戰。令人雀躍的是,年初通過資格考測試的菜鳥選手李玠柏,兩週前靠著Resorts World Manila Master(馬尼拉名人賽)並列第三,獎金榜躍居六十強行列的四十七名,加上二十八的洪健堯,兩位年紀都在二十出頭的Young Gun,接下來將為爭取明年更前面的排位而戰。

點進亞巡賽官網的2014年獎金排名,你會發現一個58,954美元的數字。沒錯,這就是今年球季的種子門檻,裡頭的六十位選手,包括分居四十七和五十七名的洪健堯和呂偉智,全都列在亞巡賽資格第九類別,意味著可以優先排進行程表中的比賽。

以亞巡賽一年十幾場百萬美元級賽事,全年被官方認可的獎金超過三千萬美元來看,這樣數字理應不難達成,不過如果搞清楚遊戲規則,你會發現這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別是對於一位像李玠柏這樣剛考進來的菜鳥選手來說,一年確定能打的比賽總獎金,其實只有幾百萬美元。

大多數的巡迴賽通常都有全卡和半卡之分,前者可以安排大多數的比賽,包括獎金榜上的種子選手和資格考或次級巡迴賽的畢業生,後者就是所謂的遞補參賽權,但亞巡賽「國情」不同,以致於造成三種不同程度的資格卡,筆者姑且把第三種稱為「四分之一卡」。

首先是「全卡」,其中威力最強者是單站冠軍,無論之前地位為何,資格排列瞬間升級至第四類。例如兩週前以贊助商外卡身份勇奪Resorts World Manila Master(馬尼拉名)的泰國選手Natipong Srithong(奈迪蓬.斯瑞松),不但亞巡賽資格立即生效,接下來兩年還可以優先排進參賽名單之中。

緊接在後的大宗名單為第六類的外卡,十到十五人不等,之後就是俗稱的六十強「種子選手」,這些人依序排進比賽陣容,像每年在瑞士開打的Omega European Masters(歐洲名人賽)只給亞巡賽三十個名額(不包括贊助商外卡),自然只有名列前茅才能取得一席之地。

如前所述,一般巡迴賽通過資格考測試,基本上都可以排進大多數的行程,但亞巡賽卻剔除掉每年辛辛苦苦打進前四十名的選手,主因是許多場次和其他巡迴賽共有,亞巡賽只能分到一半不到的名額(主辦單位和主辦國有保障名額),有些甚至更少,這也是為何洪健堯和呂偉智即使身為種子選手,但球季至今分別只打了十二和十一場比賽。

「半卡」則是指排在十六類資格考前四十名選手,往前還有十四類的發展賽獎金王和單季三勝,以及第十類的生涯獎金排名,去年名列七十六的林文堂,便是以後者參加今年的亞巡賽。這些人都可以排進雙巡迴賽共站之外的比賽,而且如果運氣好一點的話,還是有機會吊車尾補進高獎金的共站行程。

然而,亞巡賽近年來規模逐漸萎縮,今年官方認可的賽事剩下二十站(不包括部份認列的美國和英國公開賽),甚至在十月之前僅僅安排了三場純亞巡賽,以致於像李玠柏那樣的新鮮人,根本沒有一展身手的舞台,直到最近兩個月才有機會頻頻露臉,並在馬尼拉打出生涯代表作,一役大賺56,500美元,提前確保了明年的種子權。

純亞巡賽的英文為Full Field,亦即每位會員都可以參加的比賽,不過通常頂尖選手不太會參加小比賽,有些選手的主戰場則在歐巡賽。在這樣的情況下,參賽名單通常不足百人,於是產生「四分之一卡」,也就是歐、美巡賽的「半卡」遞補權。

值得一提的是,亞巡賽有一個特別的國家保障制度,這些人擁有優先遞補權,位居十七類。當然,前一年獎金榜愈高,遞補排位愈前面,名額視比賽狀況而定,只要打出好成績,就能夠在十五類的Re-Ranking取得較佳的排位(有兩階段),如此季末的比賽就能優先排進名單。

亞巡賽獨一無二的制度,確實造成獎金榜六十強之爭立足點的不公平,雙巡迴賽隨便一場前十就能落袋三、五萬美元,半卡卻要努力好幾場前十,不過近年來出現不少百萬美元級的純賽事,選手若能把握住機會,就能夠享受升級的滋味。

再次恭喜李玠柏,順利完成菜鳥選手最基本的任務,成為繼洪健堯、詹益信、林文鴻、林文堂、呂偉智、呂文德、汪德昌、陳元車、張澤鵬、林根基、呂偉嵐、葉彰廷之後,另一位晉身亞巡賽種子行列(2004年起)的台灣選手,接下來還有三場合計總獎金達二百八十萬美元的賽事挑戰更上層樓。
文/翁明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