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選手致勝F.O.C.U.S.策略

image

「當機會呈現在眼前時,若能牢牢掌握,十之八九都可以獲得成功而能克服偶發事件,並且替自己找尋機會的人,更可以百分之百的獲得勝利。」
──美國著名人際關係學大師 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

想成功,一定要有周詳的計畫。

當決定我國奧運奪金絕不缺席的目標後,不少人說這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

體委會主任委員陳全壽先生常說:「要為成功找方法,不要為失敗找理由。」這確實是追求成功的唯一途徑。

我們必須知道,生命中值得追求的理想或目標,沒有不經挑戰和困難,就可達成的。我們要有夢想,要大膽的相信能夠實現,要常對自己說:「我一定做得到!」只要我們認為能,就能做得到任何事。

當初我在經建會承辦「科技發展方案」的經驗,啟發我研擬奧運奪金計畫的原則。

當時,努力將密集工業轉行到高科技產業時,行政院孫運璿院長,邀請了英特爾總裁葛洛夫、IBM 等世界頂尖的企業家,為我國的科技顧問組,提供發展策略的建議,且在科技發展方案中,將人才培育列為最重要的工作。

所以,奪金計畫是積極尋訪金牌教練與選手,向他們學習如何研擬奧運奪金策略。很幸運地,經由IMG 的施宣麟先生,推薦了在體操項目贏得完美十分的「羅馬尼亞小精靈」娜蒂亞.柯曼尼絲(Nadia Comamneci)和他的夫婿巴特.柯納(Bart Conner)。娜蒂亞是在一九七六年蒙特婁奧運會中,第一個得到完美十分,贏得了三金、一銀、一銅,創造了歷史紀錄的人。在一九八○年莫斯科奧運,再奪得二金、二銀。巴特則在一九八四年洛杉磯奧運,贏得個人與團體金牌各一面。

娜蒂亞與巴特兩人認為他們的運動成就,是在於培養了「集中焦點(Focus)」的能力,也用「Focus」的縮寫字,說明了他們對奧運奪金與在人生中要有所成就的觀點:

F : Find your talent(發現你的才能)
每個人都可以發現自己有某方面的才能,不論是在業務、管理、人力資源或財務方面,都必須不斷地發掘自己的潛質。在娜蒂亞六歲,巴特十歲時,兩人對韻律體操都很有興趣;事實上,父母對他們常在家裡沙發上蹦蹦跳跳,打破家具而煩惱不已,於是就送他們到體育館學習韻律操,因而打好了體操基礎,他們在體育館裏常得到正面回應:「你在體操的表現真棒!」這種激勵的環境下,造就了他們,使他們培養了「自尊(Self-esteem)」。

O: Observe your role models(觀察你的角色模範)
年輕體操選手可藉由觀看別人表現的技巧中學習,觀察傑出選手是如何達到想要做到的成果;觀察成功的人,與有成功想法的人相隨在一起;閱讀成功人物的自傳與檔案,這有助於發現靈感並得到指導與激勵。除了有「支持」而不是「壓迫」的父母外,好的教練也是個角色模範與老師。想想在你周遭是否有頂尖表現的人,觀察並向他學習,便可以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C:Challenge yourself(挑戰自己)
以巴特青年時即取得金牌、娜蒂亞完美十分的同樣動作,在今天已不能保證取得金牌,或取得奧運參賽資格,競技運動追求的更快、更高、更強,是越來越艱困的挑戰,我們必須常常挑戰自己,跳出自己覺得舒適的區域(Comfort Zone),設下長程目標,還要記得設立每日目標。每一天,我們回到家裏,感覺「達到今日目標了」,以每日進步,替代自己覺得還有好多事要做。

上星期苦練,不代表今天就可以偷懶。如果每一天都完成一個「小事情」,做為一個體操選手,常是集中在改善「細節」,使細節正確。像是:我要使我的手臂更直,我的跳躍更高,這些具體目標,便可經驗到「每日成功」的感覺。正如美國俗語「在雞未孵化前,不要計算你的收成」,但每一天你必須感受到你的作為,使自己愈來愈好。

U:Utilize your resources(使用你的資源)
不要猶豫去找到資源,運用網路、圖書館,得到訓練員,會驚訝於當你盡力追尋目標,有多少人願意幫助你,正因為你同時激勵了他們。

S:Strive to make difference(盡力造成不同)
這是最好的部分,將所需的工具都準備好,就能發現可以有所貢獻與影響;我們不在此強調財富,生命是成長的過程,我們必須每日都有所改變,每天都在成長,時時刻刻肯定生命、享受生命。

認識了娜帝亞與巴特的F.O.C.U.S. 概念,讓我開始思考:我們必須以本土的天賦,尋找在奧運競爭的優勢項目,向已成功的國家學習,研擬出具體完整的目標,突破零金障礙,同時整合國內所有資源,幫助選手成功,思考選手的培訓過程,不僅訓練競技技巧,更應提昇他們的心理與人文素養。

image

本文選自博思智庫《我的奧運金牌之路 ─見證奧林匹克精神38堂課》 一書,要培養金牌選手,除了基本技術的努力外,教練與選手的國際觀與訓練思維也相當重要,藉由多觀察、學習並不斷修正,才能找到每位選手適合的訓練模式並激發潛能。

※書籍資訊:http://bit.ly/1JnDZ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