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 / 綜合報導
隨著AI發展,Deepfake這類工具,具有強大逼真的生成能力,因為可以做到偽造畫面和聲音,也被頻頻使用於詐騙、誹謗等不正當目的。專家分析,CHAT GPT這類分析軟體,可以透過光影.顏色、輪廓等線索,分析照片的後製程度。而實際將照片套上濾鏡,或是被換臉,CHAT GPT能不能真的確實判讀,帶您一起了解。 前民眾黨中央委員張益贍說:「網友傳給我一個,CHAT GPT的一個查證的過程,查出的結果是造假的可能性非常的高。」社群PO出CHAT GPT對照片的分析結果,雖然張益贍先打預防針,說這只是參考,不過圖像清晰度數值只有28.82,判定照片可能是AI生成真實性打上問號,曹興誠合照爭議越演越烈,但也有質疑聲浪,難道有沒有經過AI動手腳,真的可以這樣測出來嗎。立法委員葛如鈞說:「套用濾鏡也可能會被它辨識為,所謂的Deepfake,GPT-4O裡面辨識,它卻把我變造的封面圖,說是完全真實沒有經過變造。」CHAT GPT是不是真的這麼厲害,我們找到專家一起來實測,第一版本拍照套用特效,雖然說是真實的兩人合照,但CHAT GPT認為,整體邊緣特徵少皮膚細節過度平滑,光影也異常均勻缺少自然光影,可能經過美顏修飾。第二版本試試兩人都被換頭,變成外國人的臉,除了同樣有過度平滑跟光影問題,它也點出五官對稱度異常的高與清晰,照片風格還有3D渲染效果,不像相機拍攝質感,認為可能經過美顏修飾或Deepfake換臉技術。台科大兼任副教授羅天一說:「大概有幾個(判讀)元素,就是它的形狀.還有它的光影,它的深淺對不對,所以形狀的話就看輪廓,光影的話看它光線的調和,它合不合適,比例適不適當。」因為主要根據顏色輪廓來判斷,照片套上濾鏡確實可能被誤判,反觀照片影片動手腳難度高,判斷上可以較為精準,是否經過AI後製或是經過換臉技術,專業軟體都能分析出來,專家坦言想精準判斷照片有無後製有難度,建議使用更深更專業的工具判讀,到底是不是真的造假得小心多方驗證。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