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轉壽司激戰! 日系壓境挑戰台灣本土龍頭

2,200 次觀看
台北市 / 黃傲天 蘇耘寬 報導 迴轉壽司在台灣市場競爭激烈,擁有最多分店的爭鮮,一直穩居龍頭;但過去十年,藏壽司、壽司郎、HAMA壽司等日本知名品牌,相繼來台展店,對本土業者形成不小威脅。專家分析,台系壽司單價較低、展店靈活度較高,而日系壽司店面較大,大多選在人潮密集的商圈設點,兩者的消費族群目前依然有市場區隔。可愛膠囊列車超吸睛,讓迴轉壽司體驗再升級,「本土壽司一哥」爭鮮持續推陳出新,在台灣過去可說是一家獨大,但外來對手讓危機感步步進逼,去年五月來自日本的藏壽司,在高雄開幕全球最大旗艦店,成為鎂光燈焦點,除了2014年登台的藏壽司,HAMA、壽司郎同樣先後在台展店,2020年金澤迴轉壽司、美登利壽司也來了。日系壽司強勢壓境,一大主因是日本人口逐漸變少、消費市場萎縮,而且明明靠生魚片聞名國際,日本人魚類消費量二十年來卻將近砍半,商家勢必得走向海外搶下他國市占,日本品牌將壽司結合間諜家家酒等IP,在台灣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話題,本土龍頭自然不落人後,像爭鮮去年就發起「台味新革命」,把珍奶、蚵仔煎放入菜單,互相爭奪消費者目光,而且台灣壽司店單價較低,部分業者身兼鮭魚等食材盤商,享有成本優勢,各個縣市都能開設小型店面靈活性強。相較之下日本迴轉壽司店面大,展店成本高店數自然較少,靠規模經濟降低成本,再用限時用餐等方式拚翻桌率增加獲利,搶攻家庭客族群,台灣行銷傳播專業認證協會理事長王福闓說:「(日系壽司)第一個會選擇,主要的商圈,包括像人流量比較大,或者上班族比較密集的地方,第二個可能會到百貨公司。」壽司大戰也早已變成「科技戰」,商家紛紛自動化轉型降低營運成本和食材耗損,去年日本民眾偷舔迴轉盤事件後,壽司郎更是積極導入AI監控輸送帶,台灣爭鮮也豪砸超過63億元新台幣,要在桃園蓋智慧化產線,拚雲端智慧管理系統跟自動化倉儲,台灣行銷傳播專業認證協會理事長王福闓說:「對於食材的統一處理,可能衛生度也可以跟著提高,那到了門店的時候,它其實相對就能降低很多的風險。」日系壽司來勢洶洶,台灣本土業者不敢大意全力應戰。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