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淨零碳排永續農業 「萬金杜鵑」創AI美學

311 次觀看
新北市 / 虞子煜 蕭鈺夜 報導 為了減少氣候變遷對農業造成的影響,新北市政府透過淨零碳排,發展永續農業。不只實施「有機友善耕作」減少碳排放、進行計畫性植樹、增加碳匯,也鼓勵青年務農,推動韌性農業。另外在花卉產業,打造「萬金杜鵑」品牌,在萬里、金山兩區的道路廣植超過10萬株杜鵑,也結合AI,預計在兩年後打造AI美學展示苗圃。新北市食農教育老師說:「葉子稍微把它摸起來。」跟著老師的腳步,小朋友賣力從土堆,拔出的一顆白色蘿蔔,開心拿著剛摘下的蘿蔔,賣力刨成絲煮成料理,體驗食農教育的樂趣,也能從小就了解農業知識。為了減少氣候變遷,對農業造成的影響,新北市政府,透過減量、增匯、循環以及綠趨勢四大主軸,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持續推動有機友善耕作栽種面積達639公頃,每年因此就能減少,445公噸碳排放,也透過計畫性植樹每年增加碳匯,同時持續鼓勵青年務農,打造韌性農業。新北市三芝區蜂農簡誌良說:「那時候我們三兄弟就決定一起回來做,我爸他就說忍著點,總有一天會看到太陽的。」不只推動農業,新北市府也推廣花卉產業,打造「萬金杜鵑」品牌,在萬里、金山道路,廣植超過10萬株杜鵑展現杜鵑之美。新北市長侯友宜說:「慢慢被全台灣看見,也會被全世界看見。」同時也結合AI科技,預計2026年,在萬里跟金山地區,打造4個萬金杜鵑AI美學展示苗圃,由智能環控協助產業轉型,作為復育台灣原生杜鵑基地,未來將持續推廣花卉、農業各項產業,透過淨零碳排發展永續農業,打造成農業健康的城市。 原始連結
生活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