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年繳稅2900億配回僅3.5% 高虹安拜會立院

1,036 次觀看
新竹市 / 張容輔 趙若評 報導 新竹市長高虹安受到新竹市議員的邀請,今(27)日上午來到立法院,針對這次財劃法修法表達意見,高虹安表示,新竹市民一年上繳的國稅將近2900億,但配回的分配款卻只有約100億,相較於其他縣市的平均達百分之141,新竹市配回率百分之3.5是全台倒數,對此立法院長韓國瑜表示,將統整各黨團版本進行討論。新竹市長高虹安和立法院長韓國瑜握手致意,兩人相隔多年,再度齊聚一堂,立法院長韓國瑜說:「一二三四五六七,妳好像白雪公主喔。」大合照時,韓國瑜還笑笑比喻,高虹安站在中間,身旁有七位男性,就像白雪公主。不過新竹市長北上立法院,其實是為了這件事,新竹市長高虹安說:「財劃法現在對於新竹市,真的相當的不公平,一整年來我們上繳的國稅,有將近2900億元,但是我們配回的部分只有100億元。」新竹市不只有科學園區,還有護國群山台積電等科技大廠加持,為台灣國稅付出不少貢獻,但反應的「營利事業營業額」依照普通統籌稅款權重比例,直轄市的配額,占比有百分之50,但新竹市的縣市層級,卻只占百分之15,因此分配金額偏低,新竹市長高虹安說:「我真的是越算越傷心,新竹市只有45萬人口,可是園區的工作人口數,就有高達17萬,所以他所造成的交通影響,學校校舍的影響其實是相對嚴峻的。」攤開113年,統籌分配加一般補助款,身為直轄市的台北市,大約拿到729億元,新北市約570億,桃園市和高雄市也分別有372億和614億,而縣市層級的基隆市拿到137億,花蓮縣也有153億,新竹市卻只有103億,人均年繳63萬,國庫稅收全台第一,領回率卻是倒數排名,立法院長韓國瑜說:「院本部的看法,大家的版本提出來,我們來協調。」新竹市府表示,應該加入各縣市「貢獻稅額」積分評比,緩解「繳最多領最少」的窘境,如今財劃法將修法,新竹市府把握機會,想替市民爭取應有回饋。 原始連結
生活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