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 / 林志純 沈麗容 甘媄心 報導
全台急診壅塞,急診醫學會發出求救訊號,強調今年壅塞情況達到前所未有嚴重程度,並點出關鍵在可利用床位及護理人手問題,並提出包括提高急診住院配床比例、急診醫護人力等應變措施,也希望政府從監測、健保給付等來調整政策;對此衛福部醫事司則強調,中央和醫學會提出的內容方向一致,也有不少內容正在進行中,明(24)日將再度開會,確認哪裡需要再調整。急診塞塞塞,病人無床可用,沙發輪椅全坐滿,甚至有急診醫師分享,病人得在地上插管急救,甚至在走廊上照X光,台灣急診醫學會秘書長李智晃說:「各個醫院都有可能有需要加護病房的病人,等的天數當然不一定,從1、2天到3、5天都有可能。」醫院急診壅塞病人得不到好的醫療,醫護負擔重叫苦連天,更有人決定出走離開醫療界,台灣急診醫學會強調今年壅塞情況,達到前所未有嚴重程度,根本原因是可利用床位不足,又涉及護理人力問題,短期解方包括急診住院配床比例,急診醫護人力分級醫療等,另外也希望政府從應變機照到健保給付等,長期改革救救台灣醫療體系。台灣急診醫學會秘書長李智晃說:「(希望)改善護理的待遇,讓病房護理師都能留得住,轉診制度,給付制度,在長遠來講都還是要能有一些改善。」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紀淑靜說:「(急診護理師)他必須要做的,是從檢傷到所有的處置,因為樓上沒有辦法開床的時候,急診留觀也應該回到有護病比的概念。」第一線人員吶喊求助希望政府能出手幫幫忙,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說:「彈性調度這個早就在做了,我們現在就是了解差別到底在哪裡,我們從2月8日開始開會就一直在講這些事。所以我們才會說那個方向不是都一致。強化短期因應作為明(24)日還會再開會。主要是了解之前都已經講的東西,還有沒有可以做的,或者是政策落實度。」衛福部強調早就開始動作,成效如何可能還需要時間來驗證,但第一線醫護人員心力交瘁,只希望能盡快走出急診壅塞人力出走的困境。
原始連結